一文看懂如何做好人大理论研究工作!

作者:时间:2019-06-17点击:576

人大理论研究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过程中发挥着决策参谋、指导实践、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大理论研究,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人大工作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大领域改革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人大制度、人大工作更好地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阐释,为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必要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目前,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整体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基层人大的理论研究,仍然显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

缺乏系统联动机制。人大系统与党政系统相比,从国家政权机关的运行管理模式看,层级隶属上是监督指导关系,不是领导关系,上下联动开展活动不是特别紧密。全国人大对省、市级人大理论研究工作形式上是引导型、探讨型的,缺乏理论研究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没有硬性考核指标要求,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地方人大工作的“自我加压”,有的甚至长期不开展活动。面向全国人大工作者发行的期刊《中国人大》专业理论或学术研究方面的篇幅偏少,基层人大同志难以从中汲取足够的“理论给养”。而各省、市人大常委会创办的期刊,如江苏人大的《人民与权力》,甘肃人大的《人大研究》等,地域特色明显,受众面窄,影响带动力不足。

缺乏实践创新载体。人大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立法、监督或是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都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程序严谨,操作规范,言必称法,行必依法。地方人大的程序民主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实体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同时也是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的必经途径。而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要出成果,要对履职方式、运行机制、程序规范等进行创制性的研究,从而为人大工作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撑,这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并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层面,以保证创新成果的科学严谨。

缺乏智库研究支持。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是一项抽象具化的组织活动,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从智库建设的角度看,全国人大理论研究会直到 2014年才成立,全国 31个省、市、区人大理论研究会还未全部成立。同时,市、县(区)人大理论研究会也多是退休同志的“安置”岗位,有名无实,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即使开展工作,也多是依托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力量。有的市、县研究室是挂牌机构,没有专门编制,工作人员整合用于从事机关综合文稿写作或事务性工作,没有太多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

缺乏专业研究力量。长期以来,基层人大年轻干部少、人员年龄偏大是普遍现象。一些年龄偏大的党政干部转岗到人大工作,有的刚进入角色就面临退休或提前离岗,这是造成人大干部平均年龄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市、县级人大机关干部平均半数以上超过 50岁,难以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此外,受社会上人大是“二线”的片面认识影响,调到人大工作的同志或多或少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缺乏深入研究的动力,工作激情不高。

缺乏转化运用渠道。理论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思想、方法、对策建议等观念形态方面的东西。作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理论研究成果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潜在性等特点,其作用发挥需要通过把实践层面的东西上升到制度层面,并通过经验试点推广而产生作用,这就决定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难度较大。

提升理论研究质量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与时代相适应、与改革相配套、与工作相衔接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大理论研究工作始终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同频共振、与高质量发展同向发力。结合人大理论和工作实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以逐步提升人大的理论研究质量。

建立课题选题机制。选题在人大理论研究工作中起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有助于基层人大紧紧围绕人大制度、人大工作发展完善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探索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力求使理论研究工作能够反映人大工作发展方向,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按作用发挥,课题的选择应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突出时代性。人大工作虽然来自法定授权,基本行权方式是固定的,但每个阶段和时期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均有不同。如 2013年专题询问,2015年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2017年重大事项决定、监察体制改革和“两个机关”建设等。选题应跟紧时代脉搏,重点围绕新时代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开展研究。突出政治性。人大机关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根本属性,人大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旋律,人大理论研究应“靠船下篙”,以理论研究服务发展大局。突出实务性。重点针对行权履职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如“关于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研究”“关于创新开发区人大和街道人大工作的研究”等。突出经验性。重点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及时提炼总结,形成推动面上工作开展的理论指导,如在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可以进行总结性的研究,上升为制度成果。突出民主性。重点建立课题公开征集机制,让基层人大工作者参与到人大工作之中,建言献策,提升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

建立统筹组织机制。建立统筹组织机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发挥人大“智库”作用。重点是突出三个统筹:上下统筹”。按照层次分类,人大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五级人大彼此之间工作职责、工作定位有所不同,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应有所侧重,如全国人大应侧重研究人大制度的顶层设计、省人大应侧重研究人大制度实践和工作、市人大应侧重研究本辖区内制约人大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县乡人大应侧重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从而形成人大系统一盘棋格局。“横向统筹”。除了人大机关研究人大制度以外,社科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党校,包括“一府一委两院”等这些单位也在研究人大制度,对人大履职行权的开展、存在的问题也有着独到见解,因此,在横向上借助“外脑”作用,有助于拓展人大理论研究宽度,为人大理论研究提供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样本参考。“内部统筹”。人大理论研究不是研究室一个部门或是几个人的工作,而是人大机关整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课题研究分工上,强化机关内部委办之间统筹协调,既要人人参与,还要彼此之间有所侧重,兼顾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方面面。

建立研讨交流机制。建立交流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制度化开展人大理论研讨交流工作,切实把课题议深、议透。应注重从两个方面加强研讨交流。定期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人大理论研讨会是深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载体,每年全国人大、省人大都会适时组织召开,就课题研究情况开展理论研讨,并评选优秀理论文稿。基层人大也应强化人大工作理论研讨会载体建设,专题召开研讨会就年初安排布置的课题任务进行一次集中答卷,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推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开展专题研讨。对于一些涉及面广、任务要求高的重大课题创新,可以开展专题研讨交流、专题调查研究,达到研讨主题更加突出、参与人员更加专业、问题建议更加精准的目的,有利于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

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转化机制主要目的是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实践化,将人大理论转化为工作实践。理论研究成果最大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这也是检验理论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从理论到实践,至少需要三道程序:第一道程序综合评估。在理论研究成果付之于实践之前,有必要对其开展综合评估,可以通过专家评估、社会评议、党组评定等方式来决定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改革举措。第二道程序试点探索。开展“小步慢走”的试点探索,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试点情况解剖、分析、归纳,从而可以提炼指导全面工作的经验和措施,逐步形成“试点—完善—再试点—再完善”的良性循环,为全面推广研究成果创造条件,夯实基础。第三道程序全面推广。试点成熟后,应及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融入到立法、监督、重大事项、代表工作等实践中,使理论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传递传导机制。传递人大声音、树立人大权威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的重要抓手。人大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价值生命,理应成为人大宣传的重点内容。用好传统媒体。及时将重大研究成果、改革创新成果,通过全国人大《调查与研究》《江苏人大调研》等人大权威媒体宣传发表,为其他研究人员开展类似课题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地人大研究成果最终要服务本地人大工作,要分阶段、分时限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详细宣传报道人大理论研究成果,传播人大声音,扩大传播受众面。创新运用新媒体。当前,以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善于通过图文并茂、动漫宣传片等新传播方式,通过人大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增强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有效、发布的互动交流和展示的多元多样,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建立深耕培养机制。人大理论研究是一项综合性、逻辑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研究人员有丰富的人大工作经验,还需要有较为完善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有伏案耕笔的耐心和毅力。促进研究队伍的稳定与活力重点应加强长效机制的建设。在引人上下功夫。特别是在新人的引进上,把编制多用于热衷人大工作,擅长文稿写作的同志。在育人上下功夫。常态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培训,让研究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增强研究人员学习积极性。在用人上下功夫。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用人导向是关键。对研究成果有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在评先评优、选拔使用时应优先考虑。理论研究很容易出现探索性的失误,要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理论研究工作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良好氛围。

  

转自:人民代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