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263”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作者:时间:2018-11-29点击:1115

区环保局局长 朱永俊

20181128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区“263”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全省开展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系列讲话及视察江苏讲话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为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而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减少煤炭消费、淘汰落后化工和铸造产能为突破口(简称两减),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以治理太湖及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治理环境隐患为抓手(简称六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彻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最终实现生态保护水平、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和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三个提升(简称三提升),形成长效科学环境管理机制。

一、总体目标

两减为突破口,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六治为主抓手,切实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三提升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环境满意度明显提高。到 2020 年,全区 PM2.5年均浓度比 2015 年下降2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0%,地表水省考断面水质优比例达到市考核要求,基本消除劣类水体。

二、区“263”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省、市开展“263”专项行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雨花台区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雨委发〔201713号)和2017年、2018年工作计划等文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副区长陆一为办公室主任,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务局和农业局一把手为副主任的办公室;20176月,区委组织部专门从相关部门和街道(园区)抽调人员,全面落实 “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的工作要求,并设置专职副主任。“263”推进办的主要职责为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督查督办和考核评比。办公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对标销号、精准治理,做到工作任务、方案措施、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五个明确,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红黑榜制度、观察员制度、督查通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五项制度和省市媒体曝光处理、省市交办件处理 “两个流程;建立了“ ‘263’雨花在行动区级媒体曝光专栏和有奖举报制度,解决了区域内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2017年在各部门和街道(园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在全市“263”专项行动综合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三;今年上半年市“263”对区考核中,我区得分97.3,全市排名第一。

三、目标任务推进情况

2017年以来,区“263”办按照《雨花台区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内容,根据区委、区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抓手作用,将“263”年度计划重点任务细化为任务清单,实施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对标销号、精准施策、精确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两减工作。一是减煤工作。全区原煤消费总量由2017年底的514万吨下降至478万吨。截止10月底,全区406.63万吨,同比下降8%,超序时进度消耗7.08万吨。其中,梅钢消耗原煤307.84万吨,同比下降5.77%,超序时进度消耗11.93万吨;华润热电消耗原煤98.79万吨,同比下降14.33%,低于序时进度消耗4.85万吨。二是减化减铸。完成4家铸造等企业关停(2017年、2018年分别关停2家企业);2017年关停化工企业2家(旭日、费隆),20182家化工企业升级工作有序推进。

2.“六治工作。一是治理太湖及长江流域水环境。治太重点任务34个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27个;长江水域14三无船舶已完成;年度9家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任务,目前4家已基本完成,另外5家码头涉及关停和转型,已报市交通局备案。二是治理生活垃圾。201724个、201820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已完成,201854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巩固提升工作全面开展;全区358个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已完成228个;大件垃圾贮存分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大件垃圾贮存分拣中心收集各类大件垃圾130.76吨。三是治理黑臭水质提升。2017年完成186个雨污分流工程,2018316个雨污分流工程中,已完成136个;201724条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201813条已完成6条,并对2017年已完成整治的24条河道开展回头看;新建25.37公里污水管网任务已完成15.8公里,其余随道路敷设同步建设;55.23公里管网回头看,已完成43公里,其余正在施工,预计12月初完成。四是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进一步扩大禁养区范围,加大限养区内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巡查力度。五是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区政府制定下发了《雨花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在2017年完成115家汽修、印刷、家具制造等企业整治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12VOCs 综合整治任务。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区政府成立了区餐环办,制定并印发了《雨花台区餐饮业环保专项整治方案》,建立区、街、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年度705家(总数2012家,年内完成35%)餐饮污染整治任务已完成604家,市下达的50家重点餐饮整治任务已完成;严格落实改善空气质量强制污染减排措施,全力推进5家企业生物质锅炉改造工作;1232辆燃油助力车淘汰工作已完成928辆,556台柴油叉车污染排放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年度10智慧工地建设任务已建成验收12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了95%,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率100%六是治理环境隐患。根据任务要求,强化对3家重点企业(天云龙、鸿瀚石油、高新气体)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提高了企业环境风险管控能力,已完成全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天云龙、梅山宝化、格灵化工)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土壤详查第三方机构已确定,并完成了储备用地土地初步风险筛查工作。配合省市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点位22个、农产品协同调查点位4个。完成45家重点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基础资料收集和风险筛查工作,确定高关注度企业23家,中关注度企业22家,下一步将通过布点采样分出高、中、低风险企业。针对全区9.8公里长江岸线还存在固废违规存放、砂场码头扬尘以及初期雨水因管网原因不能全面收集的问题,综合施策,制定印发《雨花台区长江岸线环境安全专项检查方案》,在全区开展长江岸线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强力推进长江沿线违法违规企业整治。目前查封企业1家,移送公安1家,对5家企业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3.“三提升工作。制定下发生态红线保护年度工作计划,核定2017年落地的界桩界碑数量。长江岸线23处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工作全面推进。200亩造林任务已完成160亩;6.59公里绿道建设已完成4.693公里;35个绿化项目中4个延迟到2019年完成,现在共计31个项目,已完成20个,剩余11个项目全部进入施工阶段,年底将按时完工。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7人次,检查企业372家次、工地522家次;共实施行政处罚129起、查封扣押11件、移送公安机关2件次,行政处罚到账额364.68万元。

4.省、市媒体曝光件交办件办理情况。2017年共办理省、市曝光件、交办件23件,其中,省媒体曝光件1件,市媒体曝光件10件,省、市交办件6批次12件,区电视台污染防治在攻坚 263在行动曝光环境问题6666件,已全部完成整改;2018年共办理省、市曝光件、交办件33件,其中,交办件19批次20件,市级媒体曝光件13件,27件已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82%;区电视台污染防治在攻坚 263在行动曝光环境问题106106件,100件已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94%;区级举报投诉电话共接到投诉3件,已全部完成整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空气质量与目标任务仍有较大差距。截止1118日,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PM2.5均值达到38.2微克/立方米,位列全市第三、主城区第一,但同比上升2.7%,较年度目标(比2017年下降2.5%)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秋冬季受静稳天气和雾霾高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2.完成减煤任务还存在不确定性。今年市下达我区煤炭消耗量控制目标为478万吨,其中,梅钢355万吨、华润123万吨。截止10月底,梅钢原煤消耗量因统计口径问题(由干基调整为湿基),超序时进度11.93万吨,完成全年减煤难度较大;同时,华润热电厂保冬季供暖将带来发电负荷增加,也加大了控煤压力。

3.长江岸线存在一定环境隐患。我区长江及秦淮新河境内乱建、乱占问题项目多、整治难度大。全区乱建、乱占问题共23处(长江20处,秦淮河3处),占全市123处违法项目的19%,存在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部队码头(恒江物流)难介入等问题,整治工作推进难,目前23处中18处已整治到位,同时清除了菜单外乱建乱占19处,总体序时进度为83%

4.河道断面达标数值不稳定。近年来,全区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实效。但从监测数据看,已整治的部分黑臭河道存在反弹,部分市考断面水质波动不稳定。从整治范围看,污水收集主次干管、雨污分流工程等排水基础设施的建成率、使用率和覆盖率不足。秦淮新河以南区域污水主管网和雨污分流建设明显跟不上城市发展进度。

5.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省、市“263”曝光件、交办件整改工作仍须加强。一是问题整改不彻底。主要表现为问题整改仅限于就事论事,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二是长效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环境问题整改已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又出现反复(扬尘防控问题、垃圾问题等)。三是部分交办件整改进度滞后。部分未完成整改工作的没有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时间节点来推进。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强化统筹与督导。在区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统筹能力,合力攻坚,着力推进重难点工作,强化曝光件、交办件的督查督办,利用明查暗访和通报约谈等工作手段压实压紧各级责任,促进各部门、街道(园区)工作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2.坚持发挥好三个抓手作用。一是发挥好环保督察整改抓手作用。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件,已完成整改的,定期开展复查,做到再巩固、再提升。对仍在整改的,提速加力,确保按期完成。二是用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抓手作用。通过两减推动落后产业淘汰,通过六治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提升,通过三提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夯实全区生态保障基础。三是用好环境执法大练兵抓手作用。通过环境执法大练兵强势推进环境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企业及生产经营者中形成鲜明的红线、底线,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环保铁军

3.健全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出台的《雨花台区生态保护责任规定》,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的落实,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在环境质量、资源消耗、污染防治、生态红线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方面的考核力度。高度重视市民环境信访件办理,将环境信访投诉量、办结率、满意率列入生态考核指标,对因环境信访问题引发重大社会事件的责任部门和属地责任人按规定移交区纪检部门追究责任。

4.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标本兼治全力以赴抓好黑臭河道整治、雨污分流及引水补水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引流补水、生态修复、排口治理等综合措施,建立健全河道和市政排水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抓住抑尘关键点。紧盯PM2.5指标差距,坚持治雾霾、控臭氧两手抓,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智慧工地建设、餐饮油烟整治等专项任务,进一步强化大气管控措施落实。三是加强对突出民生环境问题办理力度。从项目建设、行政许可与处罚中查找纠纷隐患,做到底数清、对策准、预案细,街道(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属地巡查力度,对环境问题提前介入、提前处置,消除问题在源头。发挥环保综合执法指挥平台总调度作用,统一指挥、统一派单,明确办结时限和回复时间,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