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5号《审议意见书》的回复报告

作者:时间:2019-07-22点击:166

收到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5号《关于对区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后,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南京市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聚力五城共建奋斗目标,区政府对照审议意见书并结合我区有关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1.民营规模持续扩大。民营经济呈健康发展态势,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2019年上半年新增私营企业1886户,新增注册资本122.65亿元,新增从业人数3860人。上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724户,新增注册资金5.79亿元,新增个体从业人数9237人。2019年,全区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共37家,较去年增加6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0%,占比增长2个百分点,完成总产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9%

2.民间投资日趋强劲。民间投资额持续提高,20191-6月民营投资84亿元,同比增长19.7%20191-6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6.0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

3.高新技术企业质量较高。民营企业的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2019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1380件,授权713件,其中发明申请454件,发明授权137件。

4.优质企业培育卓有成效。2018年全区独角兽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12家,民营企业占比100%2019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推进力度,梳理了16家拟申报独角兽、瞪羚企业,并上报市发改委,目前,已确定入库13家,具体名单将于65日对外公布。

5.民营企业市场化融资加快步伐。20186月,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8家,分别为:南京医药、丰盛控股、润和软件、矽柏信息、通灵珠宝、诚迈科技、中新赛克。此外,新立讯、新视云、伟思医疗等优质本土企业正在做上市准备。2019年上半年,全区民营企业上市情况为:进入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及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展示挂牌即新四板挂牌企业共4家,分别是南京法艾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94526)、南京馨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694686)、南京馨民初级农产品有限公司(694687)和南京爱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694747)。

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健全机制,全方位优化扶持体系。一是联动创业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区谷联动的体制机制特点,构建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强力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构筑扶持政策机制。从项目研发、科技金融、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企业上市、创新网络建设和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出台多个政策,完善企业服务政策体系。三是强化政府服务机制。推进不见面审批、预审代办、简易登记、五证合一等放管服改革;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四是畅通成果转化机制。建立院所对接机制,梳理企业技术需求和院所技术供给,用好科学家在线、江苏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服务平台,建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实现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精准化匹配对接。五是引导社会责任机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万企帮万户精准扶贫行动;区工商联组织30多位民营企业家分4个批次,赴青海省大通县和陕西省丹凤县开展精准扶贫、助学帮困活动;促进区内企业3个扶贫项目落地,帮助丹凤开发网上商城平台,销售农特产品。

2.健全组织,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成立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雨政发〔201914号)。对照《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和《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任务分解,明确了我区各项任务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确定可落实到我区的目标任务。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开办企业、企业用工保障等方面制定创新举措19条。上报全市首家全程网办的对外贸易经营行业证照联办创建企业服务群,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两起正面案例。组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培训交流会,邀请市发改委领导授课,不断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引向深入。

3.深化双创,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和载体,认真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全区已建成并开放运营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翼辉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南京VR开放服务平台、华为云等13家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初审人才安居企业入库超过400家次,超过100家企业通过审核进入企业库。推动千米网络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三批企业类双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示范基地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创业新高地。

4.扩大成果,扎实做好优质企业培育。一是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今年以来,我们在去年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街道(园区)、QQ企业服务群、微信企业服务群等线上线下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推进力度,梳理了16家拟申报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半年新增入库13家,其中新增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总数达到18家;新增瞪羚企业9家,总数达到20家,加上去年培育入库的2家独角兽企业,全区入库企业达到40家。二是星级上云企业认定。24家企业申报2019年度第一批星级上云企业认定,其中18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企业,四星和五星级企业目前还在评审阶段。

5.分类施策,深入做好企业服务。对总部、上市、独角兽等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建立区谷领导挂钩联系机制,主动靠前落实服务;对拟上市、培育独角兽、瞪羚等企业,实行一事一议,建立区谷相关部门为主、属地街道(园区)配合的重点服务体系,把脉企业成长、上市全周期,精准推送全要素服务;对初创成长企业,做到一问一答,建立以所在产业园区和属地街道(园区)为主、区谷相关部门为辅的复合服务体系,快捷妥善解决好企业问题诉求,助力企业提升发展能级。通过服务企业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搭建线上宣传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南京市委1号文件、民营企业30条、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等政策文件,资金项目申报等通知公告,同时开展在线问政咨询服务,解答企业疑问、回应企业诉求,确保区内企业及时准确获知政策信息。上半年,雨花台区还举办了2场全区多部门联合组团服务企业活动,每次有多大50个机关部门走进软件谷摆摊设点,围绕市委一号文、民营经济30条、人才激励、减税降费新政等内容,现场为近400家企业贴身服务,同步开展政策宣讲会、政企对接恳谈会等相关活动。

6.监管服务,谋求金融发展新突破。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月度数据监测、季度风险分析机制,对区内企业线上重要数据信息,每月进行一次审核,每季度进行一次风险分析,标示风险点及风险预警等级。针对新划入我局监管的融资租赁、典当、商业保理企业,积极做好摸底、监测、分析等监管工作。依法规范监管流程,细化对典当行、融资担保、再担保公司等地方交易场所行政检查的监管流程、监管方式,将监管事项清单录入国家监管平台,实现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持续开展综合治理。实地走访调研区内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召开担保小贷企业风险防控会,集中约谈区内8家担保小贷公司。集中力量专项整治。重点做好网贷平台风险整治和应急处置工作。上半年,对区内3家小贷公司、3家农贷公司及2家互联网科贷公司进行了评级审计现场检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检查,摸清了风险底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提升了小贷公司的合规水平,确保区内小贷公司不存在非法集资、高利贷、非法收贷等重大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优化区域金融服务环境。搭建区街道(园区)社区(产业园区)企业的四级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全区金融机构、拟上市企业、企业融资需求情况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密切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局、市区税务局等部门协作,全方位、多维度强化金融服务力度和服务水平。先后组织全区银行金融机构座谈会,众能联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瓜子严选全国总部项目、南京银行及中国银行等4个专场银企对接活动,组织区内5家企业参与南京科技金融路演中心路演活动;目前全区共有6家企业完成天使轮以上融资,融资金额5亿元(含5000万美元)。与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合作,积极推荐企业注册平台,获取信贷支持;与市联交所合作,积极向企业宣传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互助资金政策,已完成转贷业务24笔,带动实际续贷融资金额2.288亿元,在全市各区使用金额中排名前列,有效缓解区内民营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7.减税降费,健全财税服务网络。开展简减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工作。为简化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流程,采取一站式服务,对企业送审材料在网上核对企业网上信息并进行网上审批。2019年上半年,财政部门共办理代理记账机构设立许可5件。配合物价部门,对区内所有部门涉企收费事项进行清理核定,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文件规定,一清到底,在网上公开该取消、取缔的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同时,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保证金的清理检查工作。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建康发展。今年1-6月份,区财政积极协同发改、商务、科技等部门为各类企业争取上级和安排专项资金4038.17万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231.67万;重点领域新技术、新业态项目补助950万元、软件和互联网高端化项目补助880万元、软件和互联网大企业培育及领军人才培育资金360万元、服务业创新示范470万元、开放型经济、能源节约等专项146.50万元。积极为企业做好税收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职业培训补贴力度,按规定发放就业创业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对特殊困难群体按不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子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贯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按规定发放富民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加大资金投入助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继续执行好社保降费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进一步优化稳岗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在雨花台区落地落实落细,切实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一是继续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不断增强南京国际软件名城示范区带动作用,力争全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 1800 亿元,聚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地标。二是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抓好我区作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划三片区之一的发展契机,不断深化包括芯片研发、未来通信技术、云计算等在内的关键技术基础领域,融合拓展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民生等行业场景应用领域。三是大力培育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企业。制定区总部经济行动方案和认定办法,研究区考评细则,压实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努力实现全年净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不少于 10 家,新增总部企业不少于3家。积极推进南站枢纽经济区建设工作。

2.努力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全面推进落实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民营经济30条、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区级层面64条)和我区19条创新举措。继续深入查找正面和反面典型案例,并对反面案例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建立专人负责的问题接访线索核实情况反馈处理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谋划研究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多方位精准服务,为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举办创响中国、双创峰会等活动,推动产业与资本等要素资源的结合,构建产、金、园、城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

3.分类建设各类专业载体。重点打造谷智能产业基地、金融科技产业园、南园总部经济园等现代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统筹规划实施中信城市开发南京雨花总部经济园、东南明略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拟建园区;创新优化云密城、天溯科技园等建成园区管理运营,在园区产业规模、公共服务、综合配套、园区形象上实现一园一专、一园一特、一园一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空间。

4.促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全力促进全国云计算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早日落地雨花。有效导入联合担保、风险补偿、互助转贷等市级金融服务资源,提升创投基金、金融机构服务能级,放大苏科贷宁科贷谷科贷等科技贷款,加大种子期、初创期创新企业投融资支持力度;发挥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南京基地、深交所科技金融路演服务平台作用,组织开展融资对接活动;建立科创板等板块企业上市储备库,支持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支持各类银行机构、并购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融资支持;用足区谷现有7支产业基金,聚焦现代产业领域的各类创投风投、产业基金和银行财团等深度合作,实现政府、银团、创投、园区四方共赢发展。

5.不断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一是抓紧出台《雨花台区服务企业工作实施办法》,把服务企业工作做细、做扎实、做出成效,做成我区的一张名片,为优质企业引进、培育、成长、壮大增添正能量。二是强化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一方面对2018年度完成股权融资和截止2017年连续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50%的企业开展逐一对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软件谷、各街道(园区)的力量,广泛宣传、深入挖掘,同时借助服务企业群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的互联网优势,力争全年实现不少于10家企业入选全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库。三是实施区、谷部门和街道(园区)联动,开展组团式企业服务,通过集中宣讲、实地走访等形式,将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意义重大、企业关心的政策真正落地有声。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201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