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谷“打造特色专业园区助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的代表网议情况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2019年9月24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现将此项议题的代表网议情况报告如下。
截止目前,本议题共收到网议发言97条,参与网议代表84名,代表参与率达55.6%。代表们在网议中对软件谷在专业特色园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但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品牌打造、服务能力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招商引才和产业集聚等方面。
一、在打造园区品牌,提升影响力方面
有代表指出,软件谷目前“四城一基地”专业园区格局己形成,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要进一步破解单个企业发展中土地资金难题,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及市场有关方面优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案例,加以推广和宣传,同时多发挥辖区行业优势企业作用,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和配套。软件谷西园要做好产业升级,鼓励企业主动进行腾笼换鸟、土地置换、股份合作和联合开发。
有代表建议要突出品牌化、高端化发展,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完善软件园区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有代表建议要组建专业化团队,参观学习调研国内园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仔细研判世界经济走势和产业结构更新的潮流,结合园区的特点和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尤其是规划好近期和长远发展的蓝图,分布实施,科学推进。
有代表说,软件谷是全省唯一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特色示范基地成绩令人瞩目!下步发展存在基础建设、土地、交通出行等资源瓶颈,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度聚焦软件产业特色鲜明高标准建设,着力提升交通便捷等综合服务能力与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在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有代表指出,软件谷应该继续优化对软件企业的服务,在服务软件项目、软件人才等方面不断拿出新举措,多为企业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通过服务方式的升级,使软件谷成为吸引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的产业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有代表提出,要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从软环境入手,打造吸引投资的新洼地。要聚焦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公共服务水平,适时升级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持保障。
有代表指出,软件谷实体园区发展正在遇到土地资源瓶颈、项目承载能力饱和的天花板。而解决的办法一是梳理已有项目和企业,跟进做好腾笼换鸟工作;二是通过打造互联网+园区,即智慧园区,有效地弥补实体园区的短板,以线上平台的模式极大地拓展园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未来,智慧园区建设将不断迭代升级,与实体园区互补协同,以O2O的模式倍增服务效能。
有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做好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等城市功能配套,增加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要在法律、政策、知识产权申报、财务等方面为谷内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大对园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搭建银企沟通的平台。
有代表说,孵化企业以及基金的配套相对于浙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走访了杭州的很多创业小镇。里面的配套几乎完善,人才,基金,项目对接生活配套几乎全覆盖。给了很多创业者一个后顾无忧的保障。希望多到浙江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如何给软件企业一个全方面的服务配套。有代表指出,宁双路的整体路况和交通秩序非常影响软件谷的整体形象。需要尽快加以改造。
三、在招商引才,加快产业集聚方面
部分代表建议,要创新招商模式,在现有的“四城一基地”基础上,通过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协会招商,努力将软件谷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针对性引进优质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强化产业引领,筑好产业生态;要开展定向招商,围绕特色园区特色领城紧盯国内排名靠前的企业,根据业内技术领先程度,市场占有率比例,发展潜力大小筛选招商企业,引进更多更优的企业,加速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园区。
有代表建议,提升现有入驻企业的创新内驱力,形成一批创新引领企业,要提升园区对新入园企业的审视能力,对有潜质的企业采用更灵活的办法,要加大科研院所的入驻力度,探索引进高潜质人才。
有代表建议,在产业链打造方面,一要“全而专”,产业链贯穿上下游。二要“小而美”,集聚要素,集约生产。三要“强而新”,专注高端技术研发。同时要坚决打击园区内“挂羊头卖狗肉”的“二房东”,防止软件园区变异;建议着眼智慧园区、生态园区建设,强化园区产业体系的规划,增强园区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发展的驱动力。
有代表建议,要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创业载体(众创空间、孵化器),完善有针对性创业的引导基金,同时也提高对于项目的甄别能力,加大对知名大企业的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