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工作报告

作者:时间:2024-01-12点击:697

雨花台区人民代表大会

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1


2023年,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法制委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和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计划安排,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履职尽责,深化司法监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法治雨花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年共完成区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4项,主任会议议题3项,督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件,重点代表建议1件,对8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开展了意见征集活动,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议题审议,提高监督实效

紧紧围绕区委谋两全两新,争一等一流发展目标,深入调研、精选议题、精准监督,坚持把监督重点始终放在支持和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严格执法、依法监察、公正司法上,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司法促进社会治理的情况报告、区检察院关于电信和网络诈骗犯罪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区司法局全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报告,并发出审议意见书。协助常委会主任会议现场视察了区信访局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区法院网格云享法庭以及区检察院明法崇义社区检察听证中心工作情况。为确保审议质量和监督效果,一是组织了监司法制委委员共同学习了相关法规政策,预审报告内容,了解相关工作动态,初步掌握了基本情况,并拟定了调研提纲;二是区人大杨明主任、分管领导卞艳艳分别带领两委委员事前走访了法检两院和司法局,通过走访和座谈交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基层和人民群众法治和司法建设方面的呼声,力求调研报告情况真实、观点鲜明,查找问题准确、透彻,确保审议意见精准、到位;三是在提出审议意见上继续深化开展条目式交办、清单化落实工作,确保责任部门对相关议题审议意见的落实到位,提升了人大监督实效。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先后召开党组会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将落实情况报告到区人大常委会。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体委员在党组成员郑跃齐的带领下视察雨花监察司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加强执法监督,优化法治环境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方式。今年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南京市地方性法规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对口联系部门进行认真地梳理,并督促各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为今后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准备。本年度,根据常委会议题安排会同环资委对《南京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实地查看了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节水工作情况;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组关于《南京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对进一步推进该条例贯彻实施提出意见建议。

三、规范旁听庭审,促进司法公正

严格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法院案件庭审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旁听庭审活动,加强与法院沟通联系,注重抓好庭审选题关、庭审评议关和长效监督关,切实提高代表旁听评议质量。进一步完善利用区人大APP在代表中开展旁听庭审的选案、报名、培训、签到和评议工作。一是在庭审之前,根据人大代表网上投票选择,确定旁听案件之后,就该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在APP学习园地板块中进行线上培训,二是在庭审之后,召开评议会之前,请代表中的职业律师就庭审中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读和答疑。以上举措不仅以案说法用鲜活的案例给代表普及了法律知识而且可以让代表更加专业地发表评议意见。本年度共有71名市、区人大代表分别参加了区法院公开审理的劳动争议、遗赠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三起案件旁听庭审活动。代表普遍反响良好,监督效果显著。

四、畅通民意渠道,开展立法征询

根据市人大要求,区人大法制委组织人大各专工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园区)人大工委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南京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南京宪法公园条例》《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征求并汇总上报意见建议。接待省社科院在雨花街道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调研座谈活动、组织并参加市人大在我区召开的联动开展2023年度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工作专题座谈会

五、维护法制统一,审查清理法规

一是严格按照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要求,把握好文件的接收、分送、初审、会审等环节,重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审查,确保组织保障到位、程序规范到位、依法审查到位。2023年,法制委对区人大常委会出台的《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审查监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暂行办法》《雨花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向市人大做了备案,并将上述备案内容依托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平台完成报备。

二是法制委根据省、市人大提供的人大系统规范性文件入库要求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标准,对我区现行有效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决议、决定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初步的梳理,对是否存在合宪性、政治性、合法性和适当性问题进行研究,对部分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修改或者予以废止,对符合入库要求的我区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整理上报。

六、发挥代表作用,创新监督方式

一是建立专业工作室,促进社会治理。区人大监司法制委结合自身职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人大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已设立西善桥街道 “小永援法议事客厅”“小崔工作室、铁心桥街道 “云霞工作室、古雄街道 “汪姐工作室等调解机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持续推进调解机构规范性建设,帮助调解机构建章立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调解模式,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二是开展检察听证,拓展监督形式。检察听证是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组织召开听证会,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意见的案件审查活动。区人大监司法制委首次规模组织人大代表参加旁听检察听证活动并全程监督。通过旁听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形式和内容,提升了司法监督刚性和实效,也推动检察人员自觉提高司法水平,以公开促公正,提升检察公信力,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市专项督导组视察区检察院明法崇义社区检察听证中心,对检察院认罪认罚+社会服务+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实质化工作探索予以充分肯定。

是开展普法宣传,强化社会监督。在西善桥街道所辖十个社区开展普法讲座。通过社区普法,进一步宣传人大法律监督职能。在基层群众中拓展对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外部监督渠道,尝试打通全过程监督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完整链条;通过介绍司法调解相关知识,鼓励群众通过调解解决事实清楚、争议标的不大的民事纠纷;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七、聚焦人民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在做好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向选民报告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意见的跟踪督办,为老百姓切实解决看得见的实际困难。重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重点民生领域的意见建议,积极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确保落实到位。全年共办理重点民生实事督办事项2件和代表重点建议督办1件,涉及到区公安分局、交警八大队、卫健委等3个部门。受理3件涉法涉诉信访件,均已办理完毕。

  

  


2024年度工作打算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监督质效

坚持问题导向,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开展各项监督活动。组织开展区人大常委会对联系部门正职进行履职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对人大任命干部的监督,促进依法履职和公正司法;组织好市、区人大代表参加法检两院工作通报会、公安机关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等活动,为区人大常委会行使法律监督职权做好充分保障。

二、精准选题,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

围绕人大监督工作,协助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区法院关于营商环境府院联动实体化运作情况的报告,区检察院关于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区司法局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协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视察区法院云享法庭远程审判运作情况、区公安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区交警八大队道路交通安全远程执法工作情况,推动司法机关进一步完善司法为民工作举措,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按照市人大计划安排, 20243月至8月对《南京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本区承担的重点任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三、问计于民,进一步优化立法征询

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2024年法制委将进一步优化我区的立法联系点,通过多种方式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更为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不断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四、强化服务,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

加强代表工作与监督工作的有机结合,根据代表和委员会委员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和关注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同时邀请他们参与地方执法检查、调研的各项活动。定期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充分听取和吸纳意见,不断激发代表和委员的履职积极性。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采取实地调研、协调沟通、整改反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督办工作,虚心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五、强基固本,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

切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大报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入基层调研,及时了解情况,提升监督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主动加强与兄弟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及一府一委两院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配合上级人大来我区开展的执法检查和调研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