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多层次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
处置能力情况的报告
区应急管理局 朱向军
2024年5月3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关于2023年以来全区开展多层次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3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我区应急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区工作部署,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重点推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夯实应急救援基础,不断提升全区应急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理论支撑,不断完善全区应急预案体系。我区现有区级总体预案1个,区级专项预案27个,部门应急预案44个,街道(园区)总体应急预案8个,社区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58个(见附件),区级总体预案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编制,27个专项预案由应急、水务、住建等11个部门分别负责牵头编制,各预案编制过程中均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审,明确预案中各部门职责分工,增强预案之间的衔接性。按照市级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区级总体、专项、部门应急预案修编工作。2023年初,印发了《关于做好雨花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通知》,督促区级部门、街道(园区)、社区开展预案修订工作,全年完成各类预案修订10个;2023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区基层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检查指导的通知》,督促各街道(园区)和相关部门制定检查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案和演练检查任务,推动社区、医院、学校、大型综合体、婴幼儿照顾服务、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机构等预案编制和演练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照市应急委办要求,区减灾办牵头抽查8个街道(园区)及所属社区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修编情况,督促指导各单位开展预案更新工作。
2023年,我区开展了区级总体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落实,2023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1月和3月两次向全区各部门和各街道(园区)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修改意见3条,均已采纳,同时在区政府网站上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4年3月,组织3名专家及相关部门对总体预案进行评审;2024年4月,总体预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5月,经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即将正式印发。
(二)提升应急能力,统筹各街道(园区)、各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街道(园区)、各部门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应急演练工作机构,将演练工作列入全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区领导多次赴演练现场观摩指导,确保演练工作落实落地。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统筹协调督促全区应急演练的组织和实施,各街道(园区)、各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演练活动的开展。2023年3月,印发了《2023年全区应急演练计划》,明确了演练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全区应急演练项目共计174场,涉及8个街道(园区)和27个相关部门,其中17场演练项目被列入2023年南京市应急演练计划,包括应急管理局开展的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和地震演练,生态环境局开展的自来水厂液氯泄漏应急演练,交运局开展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演练,城管局开展的扫雪防冻应急演练等。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区174场应急演练项目均已全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组织实施方面,牵头部门统筹抓总,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不断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提升共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演练过程中注重实战性和有效性,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同时,加强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今年以来,统筹科学制定《2024年全区应急演练计划》,持续推动各街道(园区),区住建、交运、市场、商务、应急、消防等重点部门落实年度应急演练任务,明确区级主要应急演练项目121场,其中区级重点演练项目10场,与市应急局合作应急演练项目1场,目前正在按照计划进行中。
通过近年来应急演练活动,我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演练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演练也提高了各级各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加强物资储备,提升应急救援保障水平。统筹建立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形成以区级储备为主体、街道(园区)为基础、社区为支撑、家庭应急储备为倡导、社会力量储备为补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区应急管理局统筹全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各街道(园区),区发改、应急、农业农村、水务、消防等重点部门负责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的物资储备工作。区级现有应急物资储备库8个,总面积约3700平方米,贮存了防火服、帐篷、棉被等防护装备、救灾设备、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共计104个品种。全区8个街道(园区)66个社区共有物资储备库43个,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应急物资储备品种数量达260多种,用以第一时间应对较小的突发事件。区财政不断加强救援物资装备资金保障,2023年11月,区政府划拨158万元专项资金为铁心桥街道森林消防专职队和雨花消防救援大队配备了全地形车、发电机、风力灭火机、消防泵等防灭火装备,进一步充实了基层一线防火装备力量,有效提升了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持续倡导家庭应急物资储备,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线下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等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加大《江苏省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宣传推广,增强公众储备应急物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广大家庭应对灾害处置能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实施。持续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指导检查,增强企业岗位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指导辖区内化工(危化品)、冶金、非煤矿山等重点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措施、资源保障等内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工矿商贸、危化品等重点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审查工作力度,督促企业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2023年完成企业应急预案备案78家,2024年已备案11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演练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帮助指导企业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
(五)推进队伍建设,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按照“立足实际、按需发展、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充分依托我区应急救援队伍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专业救援队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工作。目前辖区内已建成包含地质灾害、矿山救援、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4支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培育扶持建设了8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分别对应支援8个街道(园区)。通过签订应急救援合作协议,遇极端天气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相关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备勤,紧急情况下及时出动开展救援。督促辖区内重点行业领域南京宝地梅山产城矿业分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武碳业梅山分公司等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六)扩大宣传范围,推动社会救援队伍与基层救援体系融合。制定了《社救队伍进社区宣讲减灾一百场实施方案》,明确以街道(园区)为主体,依托我区现有的8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街道(园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及小型场所单位业主等群体常态化开展应急科普、培训、演练等活动,每个社区至少组织1场培训,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社区全覆盖。活动累计宣讲培训122场,5万多名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中掌握了逃生技能,有效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科学借助和引导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到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活动中来,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应急救援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和物资储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组织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把手”主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预案编制、实施缺乏科学有力的支撑,部分单位忽视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重要性,过度引用上级预案,导致预案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有限,部分基层组织物资储备数量和种类不够齐全,物资出入库管理还不够规范,物资出入库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未设置物资管理台帐。
二是应急演练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部分单位对应急演练的重视程度不够,演练内容不够丰富、不够贴近实际;其次,部分演练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够规范,存在走过场、重形式等问题;再次,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工作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演练的作用。
三是少数企业应急预案的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内容不全面,由于对预案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不深、领悟不够,在风险辨识方面,存在风险辨识不全的现象,同时预案编制人员能力有限,编制内容缺少个别专项预案。在应急演练方面,个别企业演练后未能进行有效的演练评估,未能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开展预案修订。
四是救援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对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长效投入机制,救援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等缺乏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渠道,部分救援队伍每年需投入数十万开展救援行动,物资储备不足,队伍运行难以长期维系。救援人员多为兼职,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救援行动的协调机制和救援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要严格督促各单位编制贴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加强对各街道(园区)、各部门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服务,组织开展预案管理专项培训会,督促各单位从实用、管用、好用角度出发,做到预案内容简明扼要、流程简单清晰、方法简便可行,并把预案中组织指挥、响应机制、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要素落实到人,细化完善预案配套支撑文件。
二要不断提高演练规范化程度和实战化水平。加强对应急演练的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演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规范演练活动的组织实施,每月调度全区应急演练进展情况,督促指导提醒相关单位按时开展演练活动,确保演练的实战性和有效性;加强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工作,深入挖掘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完善预案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我区应急演练的水平。
三要切实加强企业应急预案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企业预案培训、演练等工作检查指导力度。根据企业风险程度,备案前开展现场检查,查看企业风险辨识是否全面,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是否合理。持续帮扶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解读《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为重点企业应急预案修编备案提供指导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预案和演练方面的执法检查,开展重点企业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检查全覆盖,督促企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四要持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补齐短板弱项,构建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需求与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动态平衡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大政策标准供给力度,健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发展、培训考核、指挥调派、任务保障、救援费用、奖励激励等制度机制,通过购买部分救援装备、物资无偿借其使用,积极引导社会救援队伍参与到应急救援当中,从而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科学建设、高效救援、规范运行。
五要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保障。广泛调研全区应急救援物资需求,加大投入力度,购置救援装备和物资,协调区发改委,因地制宜,在雨花西路建立一座1000㎡的物资储备仓库,建立完善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定期检查和更新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集所需物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六要强力推动实施“互联网+”逃生演练。聚焦全区医院、学校、养老院、宾馆、饭店、商场、超市、教培机构、娱乐场所、工业企业等重点单位(场所),指导督促各行业开展以“逃生”为主要内容的预案实战演练,运用融合通信“四级指挥调度系统”,采用云直播等“互联网+”方式,实时调度点评工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逃生演练情况。区街两级年度计划开展实战演练企业单位数不少于2600家,切实提高企业员工自救互救能力水平。
七要扎实开展小型场所单位应急知识公益培训。以小餐饮、小汽修、小旅馆等社会面小型场所单位业主及从业人员、应急网格员为重点培训对象,全年开展8场公益培训,实现8个街道(园区)全覆盖。采取“线下培训+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模式,把培训平台从现实课堂延伸到网络课堂。针对小型场所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隐患,开展实用性安全教育培训。对日常消防、用电、燃气、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同时组织培训人员开展安全技能实操培训、演练,进一步巩固拓展培训效果,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