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花台区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类)使用绩效情况的报告

作者:时间:2024-09-30点击:106

关于雨花台区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类)

使用绩效情况的报告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202492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雨花台区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类)使用绩效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全区财政坚持收支两端双向发力,紧抓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约束,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基本情况

2023年至今,全区安排运行管理类专项资金8.5亿元,已形成支出6.5亿元。其中:教育系统1.8亿元,主要用于购买校园安保服务及第三方安全检查及相关服务,保障各学校(园)正常运转、优化校园环境;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0.8亿元,主要用于机关食堂运营费用,购买物业、安保等服务,保障区机关办公场所高效运转;区委党校0.2亿元,主要用于党校园区安保、物业服务、基础设施维护修缮、水电网等办公经费,支持培训开展;城管系统510万元,主要用于电脑家具等固定资产采购及相关设备维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及执法车辆、执法设备购置,确保城管工作平稳开展;生态环境局368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费及水电网费,保障培训工作;另有3.6亿元用于保障全区其他单位平稳运转。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有保有压,严格预算保障次序

一是健全项目排序机制。根据经济形势、财税政策和收入预计等情况合理测算可用财力,年度预算要优先保障基本民生、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以及支持基层三保的转移支付资金需要,在此前提下量力而行安排其他项目支出。二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厉行节约、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三公经费,2023年从严从紧压减一般性支出超 4.4 亿元。预算执行中遵循轻重缓急原则,统筹调度库款及其他财政资金,优先支持运行管理类支出等刚性事项,加强三公经费执行监控,削减和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严格控制机关运行成本,及时盘活存量资金,严格预算刚性约束,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坚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兜牢地方三保等刚性重点支出底线,稳住经济社会压舱石

    (二)全面建章立制,强化财经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财经制度。近年来,全区财政工作坚持以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为抓手,不折不扣落实围绕全区重点任务,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支持政府运转提质增效,为保民生、守底线、稳经济、强产业、促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2022年,区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疫情防控资金保障筑牢兜实三保底线的通知》,出台了《雨花台区三保保障清单》。2023年,区财政局印发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在预算编制通知中明确了《区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资金管理正负面清单》,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保障区委、区政府明确的重大改革和重点政策项目,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一律不安排,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节庆、论坛、展会、信息化建设及运维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预算安排一律从紧。

    (三)创新评价体系,全面监管运行绩效

一是抓实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全面规范预算部门(单位)支出绩效目标编审,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编报水平。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原则,实现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所有运行管理类项目均需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包括项目的设立依据、项目申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内容、测算资金需求、项目产出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等,在填报完成后才能进入项目储备库,进行下一步预算编报。2024年全区运行管理类169个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二是落实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类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与预算执行进度情况的监控及自评工作,对上述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截至20246月,监控结果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进行预算绩效重点评价。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观念,2024年财政局选取了区委党校2023年度园区运行经费开展了财政重点评价,评价资金1088万元,目前评价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近年来,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类)的实施取得了良好工作绩效,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不断夯实。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的运行管理类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提质增效要求还存在差距,支出保障也面临着当前仍在持续的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向内挖潜、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为整钱,强化从资金资产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科学评价各部门单位过紧日子情况,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梳理压减预算规模,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全面梳理项目支出预算,压减非急需、非刚性的一般性项目支出。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预算单位的无实质内容或无法开展的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活动要坚决予以取消。严格控制车辆报废更新,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大力精简和整合会议、差旅、培训、调研、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压减的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二)绩效优先问题导向,全面抓实运转项目绩效

坚持绩效源头管控,强化项目审核论证。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制度,加强各类监督结果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深度融合,坚决压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绩效评价力度,聚焦绩效结果运用。加大对运行管理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力度,着力提升评价指标科学性和评价结果公信力。适时对相关项目组织重点绩效评价,加大绩效结果运用力度。实施全过程进行量化评定,实时丈量短板弱项,抓好日常监管和问题整改,坚持着眼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瞪起眼来抓整改抓落实。按照《南京市雨花台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将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预算部门(单位)并督促整改,并作为安排、调整预算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制度约束完善监管,扎实筑牢财经纪律防线

坚定严明财经纪律,全面落实财会监督。对照《区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资金管理正负面清单》,强化财经纪律建设,通过专题业务培训、信息化管控手段等多种形式提升财经纪律意识,构建多元监督、信息互通的监督防线。立足运行管理类财政资金管控,强化库款控高防低管理,提前科学统筹库款安排,优先保障运转需求等刚性支出。

完善财政运行监控,力保基层三保底线。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街道(园区)财政综合管理平台等数据化手段,健全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机制。紧盯两高一低风险,完善对街道(园区)的财政收支运行监测,聚焦三保及刚性支出占比,确保工资支出及时拨付,基层运转对标落实,基本民生足额兑现。持续完善三保事中动态监控机制及事后应急处理长效机制,对可能存在的三保支出风险做到有措施、早解决。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