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花台区基督教发展情况的报告

作者:时间:2017-10-26点击:1611

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黄子权
2017年10月25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关于我区基督教发展情况,请予以审议。
  近几年来,雨花台区基督教界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公益慈善工作,形成了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良好局面,为促进雨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基督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我区基督教团体1个,即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员9人,2013年12月完成换届。基督教活动场所8个,教职人员20人(牧师2人、长老2人、传道员16人),登记在册的基督教徒3870多人。我区基督教活动场所基本能够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需要。大定坊聚会点占地面积3亩,主堂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现有信徒550名;三山聚会点占地面积6.3亩,主堂建筑面积375平米,附属建筑880平米,可容纳500人,现有信徒450名;梅山聚会点占地面积2亩,主堂建筑面积650平米,可容纳860人,现有信徒约600名。凤凰山聚会点,主堂建筑面积200平米,可容纳260人,现有信徒40名;晨光巷聚会点主堂建筑面积120平米,可容纳160人,现有信徒110名。板桥聚会点建筑面积317.8平米,主堂298.3平米,可容纳400人,现有信徒1300名;花园聚会点建筑面积300平米,主堂230平米,可容纳300人,现有教徒420名;顾家庄聚会点建筑面积432平米,主堂252平米,可容纳340人,现有教徒400名。
  (二)基督教合法权益得到应有保障。我区8个基督教活动场所已有二十多年历史。长期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和支持基督教团体和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积极维护场所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铁心桥、板桥街道先后拆迁复建教堂3所,场所条件得到了改善,信教群众是满意的。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板桥聚会点(活水堂)迁建问题,多次协商复建方案,今年板桥新城管委会已按规定申请调整部分地块规划修编。去年南京市政府启动了建设岱山保障房片区基督教教堂的用地规划及选址,建成后该片区基督教场所不足问题将得到缓解。2014年区政府及属地街道为基督教聚会点安装7万多元的监控设备。雨花街道协调凤凰山铁矿对凤凰山聚会点危房进行加固。西善桥街道协助花园、顾家庄聚会点落实了电线穿管工作,为顾家庄聚会点周边道路铺设沥青。
  (三)基督教在和谐雨花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是教牧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办班培训、讲道竞赛,提高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素质。每年有近千名教会骨干参加传道人、同工培训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今年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组织了27名教牧人员到北京开展为期5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场所创建工作。基督教通过“赋码换证”推进了宗教活动场所建档工作,全区合法登记的8个宗教活动场所和20名宗教教职人员完成了“一所一档”和“一人一档”。推进了宗教活动场所星级创建工作,3个基督教活动场所达到省三星级、3个达到省二星级、2个达到省一星级标准;大定坊、三山聚会点评定为城市治理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三是宗教慈善公益活动。2012年至今,连续开展了六届“宗教慈善周”活动,基督教各教会共募集善款447656.5元,助学助残200户。2014年区民宗局、区妇联、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联合设立了“天使爱心”项目,资助单亲困难家庭的高中阶段同学18人,至今有7名同学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了大学。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场所容量小而信徒多。板桥、花园、顾家庄3个基督教聚会点容量小而信徒多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及凤凰山、晨光巷聚会点等5个基督教聚会点房屋为砖瓦木质结构、场所条件简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局部人口密集区域基督教场所缺失,私设活动点增多。随着景明佳园、春江新城、岱山保障房3个片区和板桥新城居民入住、人口增加,信教群众的数量有所增加。而周边宗教活动场所缺少、老年信徒行动不便等原因,致使家庭宗教聚会或私设聚会点问题明显增多。全区现有17处宗教活动点。
  (三)部分基督教活动场所没有产权。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维护场所的合法权益,先后拆迁复建基督教场所3个,场所条件得到了改善。因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土地为集体所有,其中1个无产权(梅山聚会点)、4个基督教场所拥有产权,3个新建基督教场所在拆迁协议中明确部分产权。
  (四)基督教界代表人士选拔培养余地小。按照“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和“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标准要求,我区基督教团体领导班子和宗教教职人员,因先天不足,尽管多方努力,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全区认定基督教传道人20名,其构成是男少女多(男2人、女18人),教职不高(牧师2人、长老2人、传道员16人),文化偏低(大专文化程度4人、中专1人、高中3人、初中11人、小学1人),受训层次不高(参加金陵神学院学习3名、函授3名,参加市“两会”培训班9名,有5名传道人未经省市级宗教培训),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8周岁,60岁以上7人、50-59周岁7人、40-49周岁6人、39周岁以下没有),社会面窄(有固定工作3人、企业退休11人、临时工6人)。他们入教时间长(平均受洗21年,入教30年及以上2人、20-29年8人、10-19年9人、10年以下1人)、信仰坚定、主观努力,但因基础较差宗教学识不高,讲台素养水平有限、后备传道人数不足。近年来,区基督教团体注重培养年轻传道人,现有4名年龄较轻的同工参加市“两会”培训班学习,连续两年组织了讲道人讲道竞赛,但总体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目标,确保全区民族宗教领域的安全稳定,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深化基督教活动场所平安创建。针对基督教活动场所存在的问题,以日常消防安全、汛期安全、暑期安全、大型活动安全、建设工地安全为重点,积极协调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加强对场所的隐患排查,限期整改。协调属地街道、社区做好重大宗教节日及大型宗教活动安全保障工作。
  (二)加强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监管。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以私设点治理为重点,做好抵御邪教和境外宗教渗透工作;重视监管网络传教活动,加强意识形态研判,做好宗教领域舆情监控工作;重视做好流动人员的宗教聚会管理工作,引导信众到合法场所活动;教育基督教传道人不得到私设聚会点传道,防止向未成年人传教,防止到中小学、高校发展信徒。
  (三)积极维护基督教界合法权益。协调推进板桥(活水堂)搬迁复建和顾家庄聚会点原址出新工作,引导信教群众服从城市建设需要,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协调宗教场所完成“赋码换证”工作,巩固基督教星级场所创建工作成果。
  (四)支持基督教加强人才培养。宣传贯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教育基督教代表人士站稳立场、明辨是非,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加强场所民主管理、教职人员“教风”建设,正确认识教规与国法关系;组织指导传道人讲道竞赛,提高讲道水平,培养政治上靠得住的宗教人才。今年,区基督教6名传道人考取江苏神学院,本科班1人、大专班4人,进修班1人。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