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业务收入情况分析报告

全区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业务收入

情况分析报告

谷产业发展部部长 邵旻杰

202492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区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业务收入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一)软件业务收入情况

1. 完成情况。2021-2023年全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2500亿元、2613亿元、281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21%4.5%7.54%。近三年软件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为6.02%,规模占全省比重约20%,占全市比重约35%,居全市第一。202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50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年预计完成3000亿元,同比增长6.76%

2. “十四五末预测情况。因三年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企业业务减少、资金链不足、出海困难,导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放缓,预计十四五末力争完成3300亿元,增长10%,与十四五规划目标4500亿元,力争5000亿元有一定差距,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拟调整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目标为3300亿元。

(二)软件产业发展情况

1. 产业实力量质齐升。一是企业量级稳步提升。涉软企业4372家,头部企业、腰部企业等重点企业增势显著。培育了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10家,集聚了中国软件百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和中国互联网百强23家。二是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以云芯智网信(云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互联网、信创)为主的数字集群发展体系逐步形成,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初具规模。

2. 创新能力深植厚培。一是创新能级梯度提升。培育了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1家),入选全市独角兽瞪羚企业52家。二是创新载体不断壮大。集聚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三是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翼辉自主研发了嵌入式操作系统成功打破我国在该领域的内核技术空白;中兴新软件精剪机载操作系统内核,关键模块在C919大飞机成功上机。四是特色产品加速涌现。中科创达主要产品智能驾驶舱、智能视觉系统、智能操作系统等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50%。睿悦信息推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专用操作系统,以完整的引擎体系降低对国外产品依赖。五是开源创新蓬勃发展。超前布局开源创新,共有8家企业参与开放原子基金会建设,打造了6项开源项目、10个开源社区、3个开源公共服务平台、39项基于开源项目孵化商业产品。

3. 软件赋能持续推进。一是行业应用成效显著。2024年上半年,全区行业应用软件规模达810亿元,占比约60%。其中,中新赛克的数据网分析软件国内市占率超35%。亚信软件的通信计费软件国内市占率超50%二是行业信创特色突出。软件谷通过组建信创产业联盟、设立南京市信创适配保障中心,集聚信创企业170余家,形成了完备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整机、芯片等信创产业链,顺利完成首批省信创先导区验收。三是智改数转卓有成效。成功培育93家星级上云企业,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9家。其中,华为软件、中兴软件、维拓科技、中新赛克等企业成功入选首批发布的南京市智改数转服务商。

4. 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一是生态引领价值显现。通过产业链招商、央企招商、海外招商,吸引TP-LINK华东总部、开目软件华东总部、火山引擎跨境电商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沁恒微电子、优通信息等企业和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智能化集成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等近150个项目合作,合作金额超5700万元。三是品牌活动持续赋能。以软件谷六大产业联盟重要活动、软件大会、C3安全大会等品牌活动为抓手,推动产业链资源集聚,以活动促进产业招商。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面

1. 软件行业增长乏力。近年来,国内应用软件市场正面临大模型产品的冲击,应用软件产品泛化、贬值严重,导致收入增速呈现逐步减缓趋势。中兴系企业、浩鲸云计算、润和软件等龙头企业软件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亿嘉和、中新赛克、网觉等部分龙头企业存在业务下降态势,华为软件因鸿蒙原生应用降低分成、荣耀云收入剥离等原因导致收入增长压力较大,2024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1%

2. 软件应用推广不足。软件应用呈现区域本地集中化特征,全国推广应用不足。场景应用相对保守,对谷内优秀产品社会推广力度不够。如维拓科技工业软件产品重点在浙江地区推广应用,江苏省本地应用率较低。

(二)重点企业层面

1. 招引龙头企业困难。一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及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近年来招引的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偏少,对软件业务指标支撑力度不够;二是因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加强了对地方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改变了传统招商模式,招商工作方法亟需改变。

2. 存量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一是部分重点企业存在业务下降。亿嘉和由于公司在新能源充电、轨道交通等新行业领域的业务转型处于拓展提升阶段,2024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仅有0.3亿元,同比下降69.79%海獭软件、集分宝、亚信软件由于受外部环境压力、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大客户流失,今年订单减少,销售锐减,分别同比下降47.94%36.56%29.59%二是部分企业因业务迁移、疫情影响等因素,导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减少40亿元以上。

3. 新企业发展对软件收入支撑不足。2021-2023年新引进企业中,仅有28家企业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达亿元,尤其今年上半年新纳统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仅有2家亿元以上企业,为云化能源和丰禾美达,仅有2家规模以上企业,为苏豪数字和润芯微(南京)智能,新增涉软企业对软件业务收入整体拉动作用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

结合全区软件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核心的数字产业体系,聚焦“一条主线,三大方向、三条路径”,以推进高质量增长为主线,以行业应用(应用软件、行业信创)、平台经济、人工智能为重点方向,以开源、出海、数据要素为路径,不断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高水平建成中国软件名园,加速推动软件谷向数字谷迭代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1. 瞄准赛道促增长一是挖掘企业增长点。走访对接雨花总部企业,积极协调将企业全国业务数据合并至雨花报送,挖掘新的增长点。二是探索增长“新路径”。聚焦明星开源项目,加强开源项目遴选、社区孵化、商业化转化,增强软件产品创新迭代能力。擦亮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品牌,构建数字出口服务体系,助推浩鲸、网眼等数字服务型企业成功出海。挖掘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增长空间,引导浩鲸云、亚信安全等云计算企业丰富AI软件工具,打造开放AI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培育AI端侧产品,通过优秀案例、试点示范等方式进行推广。

2. 招大引强育动能一是依托龙头强化招商。聚焦信创、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依托国睿信维、润芯微等链主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围绕平台经济等重点产业方向,着力对接一批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总部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二是深入推进项目落实。细化现有17个重点项目的任务分解,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做好在建项目全流程跟踪保障。三是受《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影响,原先部分招商政策不得使用,招商难度增加,下一步将积极与各部门对接,尽早研究制定适合当前形势的招商政策,加大企业的招引力度。

3. 优化要素强保障一是加强科创载体建设。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形成横向合作,打通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平台间的联系,探索结对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的模式。二是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借助“智慧软件谷”二期建设,推动企业服务上云上线,实现服务精细化、便捷化。依托六大产业联盟,定期开展行业研讨会、技术峰会、企业家沙龙等,促进优质资源在企业间流转,推动产业合作机遇共享。

4. 打造品牌锻实力一是聚力推进名园建设。以《中国软件名园管理办法》为指引,加强开源生态、供需结对攻关、应用场景开放、行业标准制定等建设。二是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强化与硅谷高创会、中华两岸交流协会等国际平台的交流,支持优质软件企业发展标准化SaaS服务,依托国际平台制定出海路线图。推动建立跨境数据安全流动标准,探索数字服务出口统计研究。三是构建品牌宣传体系。依托产业联盟等平台,开展科创服务、校企合作、展会等特色社群活动。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