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两年来全区外资和项目引进情况的报告

                区商务局局长  陈正儒
                  2017年9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近两年来全区外资利用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利用外资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6年至今,我区利用外资水平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1.全区利用外资总体情况。目前我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154家。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外合资企业54家,占35.06%;中外合作企业2家,占1.29%;外商独资企业94家,占61.03%;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4家,占2.59 %。从资金到位情况来看:154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为40.07亿美元,注册资本为24.92亿美元。其中,中方注册资本为7.36亿美元,占注册资本的29.53%;外方注册资本为17.56亿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0.46%。实收资本为22.94亿美元,其中,中方实收资本为7.01亿美元,占实收资本的30.5%;外方实收资本为15.89亿美元,占实收资本的69.26%。实收资本占注册资本的92.05%,资本金到位率还是比较高的。从资金来源地看:主要来源于港台、美国、日韩、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从行业分类来看:涉农企业2家;制造业62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家,批发和零售业16家,住宿和餐饮业3家;房地产业5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家;金融业1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家。其中制造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4.2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2.08%,为我区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牢牢占据了我区外资企业的“半壁江山”。从就业情况来看:154家外资企业就业总人数为15539人,其中外籍人数为95人。中外合资企业就业人数4008人,占总人数的25.79%;中外合作企业就业人数11人,占总人数的0.07%;外商独资企业就业人数3842人,占总人数的24.72%;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就业人数7678人,占总人数的49.41%。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看,以2016年度企业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2016年度盈利企业为56家,占参检企业总数的36.36%,盈利额为14.73亿元人民币;亏损企业79家,占参检企业总数的51.29%,亏损额为5.65亿元人民币;盈亏持平企业19家,占参检企业总数的12.33%。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合计36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64.05%;参检企业纳税总额为1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17%;利润总额为9.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91亿元人民币。
   2.2016-2017年利用外资情况。2016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19个,投资总额10.52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3.37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56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09.19%,在全市考评中,我区位列第一位。主要项目有:南京软件谷明发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80万美元、矽柏(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835.25万美元、麦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300万美元、南京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407.09万美元、南京丰茂股权投资企业2246.52万美元、南京灏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300万美元、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3.05万美元、南京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38亿美元等项目。
  2017年1-8月份全区新批外资项目17个,投资总额8402.52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7657.03万美元,完成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65亿美元,完成区目标任务的68.82%,完成率一直保持全市前列。其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主要项目有:南京灏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75.83万美元项目、南京德盈置业有限公司9733.75万美元项目和南京亚新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057.02万美元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外资利用水平连续数年呈现高位增长,指标完成情况位列全市前茅,但是在这高位增长背后我区利用外资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部分企业产业类型与我区产业定位存在偏差。从企业行业分布看,区现存的154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制造业占6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仅有34家,没有能够完全体现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高端商务商贸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1+3”产业发展战略。
  二是现存外资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不佳。从企业年报数据看,一些企业在营运中存在问题,部分企业未能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营业收入虽有增长,但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了国外市场萎缩、全球经济衰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持续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制约,外资企业订单减少、成本加大、利润下滑,加之部分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准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三是外资项目储备数量不足。区、谷招商部门和各街道(园区)缺乏宽广有效、长期稳定的信息源与互联互通机制,同时外资工作的外宣推广力度相对较弱,特别是到国外举办招商活动较少,造成国外优质外资项目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从长期来看项目储备显得不足。
四是企业监管力度较弱。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改备案制后,外商备案不再作为办理工商、外汇登记等手续的前置条件,这对我们加强对企业全流程的监管造成了一定难度,亟待与工商、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二、招商引资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南部新区、江北新区、河西新城等一批区域板块先后崛起,如何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我区信息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引进相关产业补齐短板,增强我区对新兴经济体的吸引力成为我们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局认真研究当前宏观经济的新特点,结合我区“1+3”产业发展战略,精准施策,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推进中心成员单位作用,跟踪落实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今年初,区政府成立“重大项目招商推进服务中心” 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雨花台区重大项目招商推进服务中心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抓好抓实在谈项目尤其是列入区谷领导领办的总投资近300亿元的15个重大项目,一方面成功推进了区领导带头领办项目中苏宁足球小镇、环宇蓝博BORUI玻显投影、宏图生物医药、运满满互联网物流、中兴光电子、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积极充实在手在谈重大项目信息库,推动将普洛斯智慧物流、泉康电子物流园、深业集团上城商业等3个项目纳入全区在手在谈重大项目库。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积极开展节会招商。敏锐捕捉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借软博会、金洽会东风,结合本区实际,成功举办了高铁枢纽专场招商、雨花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创业创新等主题推介会,宣传力度大,覆盖范围广。此外我局还聘请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领袖作为我区招商投资顾问,为我区经济事业的发展建言建策,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局积极“走出去”,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围绕南站高铁枢纽经济、外贸可持续性发展等区内经济热点成功举办多场招商推荐会,进一步扩大了我区在外影响力。先后牵头组织多个招商机动小分队赴北京、广州、成都、苏州、深圳等地开展了小规模、精准化、项目化的专题招商活动,成功捕获并推进了京赢科技、信通院人工智能(南京)创新中心、清华同方研发项目等一批在手项目;三是充分发挥统筹招商与自有资源招商灵活性。近年来,商务局在归口管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第三方招商机构的力量,推出了招商联盟平台,通过制定平台信息分享规则与激励措施,使区内原本分散的招商载体在统一的电子平台上互通信息,实现了各载体间招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平台运行以来,成功落户云蚂蚁电商项目、璧禾农业电商平台等17个项目。此外,商务局利用自有载体资源引进了花样年、邦宁科技、沁恒科技、易思博、九好集团、中国手游联盟、博济科技产业园、怡化电脑等重点项目。四是不断适应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加强对招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今年六月,我局策划组织了“雨花台区经济条口干部专题培训”,邀请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市发改、商务、科委等部门领导为全区经济条口干部做经济形势、招商引资、商务谈判等知识与技巧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区招商人员业务水平。
  多措并举之下,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新的局面。2016年,全区共完成工商注册项目139个,累计总投资251.9亿元,引进重大项目35个,包括南京绿地御峰置业房地产项目(50亿)、南京世茂新发展置业项目(43.45亿)、板桥新城十期地块项目(30亿)、中南锦苑房地产项目(22亿)、天隆寺地铁上盖物业项目(20.9亿)、春江新城上盖物业地产(11亿)、中兴光电子项目、江苏朗盛联合科技项目、露脸信息研发中心项目、中兴飞流信息科技项目、江苏国源电子科技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2017年1-8月,全区已完成工商注册项目103个,注册项目计划总投资177.6亿元,占年计划的89%;全区共引进重大项目25个,占年计划的83%,引进了包括南京顺泰置业A9-2地块项目(45亿)、板桥市场群G1地块项目(40亿)、西善桥岱山南侧地块项目(34.7亿)、嘉烨软件(13亿)、苏宁体育用品(5亿)、深圳微步信息(5亿)、铂睿美视光电科技(4亿)、基高网络(4亿)等一批重大项目。
  金秋9月, 我区成功举办了软博会、金洽会活动。节会期间我区共有32个项目上会签约,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达459亿元。其中参加南京软博会市签约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达60亿元。金洽会市、区专场合计签约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达399亿元。
  本次金洽会区专场活动,我们紧扣创新驱动发展和“双创”这一时代主题,围绕“聚力创业创新,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做了周密的组织安排,极大的激发了与会者创业创新热情,区专场活动中共签约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合计333亿元人民币,主要项目有: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研发中心项目(45亿)、软件谷运满满互联网物流项目(1.5亿美元)、软件谷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11亿)、两桥深业上城商业项目(150亿)、西善桥绿城岱山G100地块项目(60亿)、雨花街道万科都荟雅居项目(50亿)、雨花街道家乐家商业广场项目(20亿)、三宝科技产业园项目(10亿);复星C2M数据产业园项目(30亿)、亿嘉和机器人产业园项目(15亿)。其中,计划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研发中心项目,主要从事智慧终端和穿戴式智能产品零组件及整机研发设计与生产,将在中国(南京)软件谷征地40亩设立集团研发中心;由中国信通院为牵头单位、华东分院为核心单位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南京)创新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联合了国内科研院所、国际合作单位、知名高等学府、国内优质企业优势力量,共同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一流政企高端智库、技术研究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建成后其在内延人工智能生态领域的发展,将塑造我区在“人工智能+”外延产业中的引领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总结了现有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招商项目产业分布看,房地产项目依然占计划总投资大头,我区一直提倡的软件类项目占比相对较少,文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更少,这显示了在加强吸收引进国家提倡的新兴产业方面,我们的工作还缺乏针对性;从在谈项目看,虽然有一定量的储备,但主要项目均涉及用地,在国家进一步加强土地管制背景下,这些项目在今后的土地指标、规划拆迁等方面推进具有较大难度;从资源载体看,目前区域内政府自持楼宇资源相对较少,近年来已陆续出现求大于供的情况,而随着第三方楼宇数量的日趋增多,我区对于第三方楼宇的监管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从招商氛围来看,“八项规定”实行之后,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展招商引资,部分街道部门适应度不一,导致了招商工作重视程度降低、招商人员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招商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我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跟上全球科技进步步伐,都需要继续利用好外资”。因此,在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我们要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利用外资视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扩大投资的重要渠道与来源,进一步积极利用外资、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推动我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经过连续数年正增长后,我区利用外资水平已达较高基数,目前已经入增速换挡期。因此在继续采取措施扩大我区软件与信息产业外资利用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能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外资利用结构,逐渐吸引外资投向商务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我区主导发展的战略型产业,鼓励外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增长点”。
三是进一步丰富并提升在手外资项目储备。“项目是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瞄准知名跨国公司与领军企业,有针对性的加强境外招商,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储备一批外资项目。重点关注南京软件谷明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与开发区106亩商办地块5000万美元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
  (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招商推进服务中心”的组织引领作用,切实落实中心信息捕捉、项目评估、项目储备、项目推进、项目督查等职能。积极推动区领导带头领办的16个重大项目由项目前期策划包装、中期招商引进延伸到后期落地服务当中。
  二是加强区谷联动,实现招商信息共享。构建覆盖区谷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招商引资信息工作网络和平台,主动加强与谷招商合作局的联系,有计划同节奏开展共同招商,实现招商资源信息共享与协同配合。特别是要明确全区招商优惠政策33号文的解释并畅通兑现,赋予招商归口管理更高的主动权、更大的灵活性,尽量使好项目留在雨花范围内。尝试依托市商务局、贸促会等机构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派驻机构管道,与软件谷一同派驻招商人员定点招商,放大搜索软件信息服务业和地产类外资项目,及时捕捉符合我区产业定位的世界500强、国内五百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软件百强企业项目信息,尤其是充实南站枢纽经济区、两桥地区招商项目资源储备。
  三是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一方面利用好国内外重大节会,依托“软博会”、“金洽会”、“服务外包大会”等家门口的节会平台,积极举办主题鲜明的雨花专场活动,对外展示区内重点资源,邀请目标客商来雨花考察洽谈。另一方面组织招商小分队,重点围绕全区外资、外贸、服务外包、社零等指标完成进程中呈现的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问题,南站商圈与两桥改造区域资源规划与产业链特点,主动走出去奔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小规模、精准化、项目化的专题招商活动。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