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区人民法院院长陈苏宁

201611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区法院在区委领导、区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审判职责,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全院共新收各类案件8040件,旧存案件1140件,审结8148件,新收数和审结数分别同比上升15.61%23.52%,结收案比为101.33%,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二位,为雨花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一、履行司法审判职责,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严把案件审查关、证据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案件质量。依法惩处各类犯罪367件,判处罪犯478人。严厉打击严重暴力、涉毒、食品药品安全和多发性侵财等犯罪,共审结两抢一盗犯罪案件90108人,涉毒犯罪案件8492人,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625人。妥善审理了南京首例淘宝网恶意刷单案、2.12抢劫奥迪车案等社会关注案件。积极推进轻微刑事案件速裁试点工作,在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的前提下,实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已受理58件,审结58件,占全部一审刑事案件审结数的17.06%每件速裁案件平均庭审时间在35分钟,平均审理天数4.78天,审判效率大幅提高。继续实施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辅导、缓刑帮教等防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件,对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帮教24人次。

    妥善处理民商事纠纷。2015,全院共新收各类民商事案件5394件,审结5378件,同比分别上升16.67%20.53%。坚持从维护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精心组织、稳妥审理了瑞尔大厦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等一批事关稳定和发展的案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审理买卖合同、金融借款、股权转让、企业破产等各类型商事案件791件,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加强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程序的衔接,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769件,既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维护了正常的用工秩序。妥善审理继承、抚养、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人身损害等案件1225件,促家庭和睦增邻里团结。加强房屋买卖、租赁、物业服务等案件审判,审结涉房地产类案件1328件,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适用赔偿标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530件。注重运用调解方式化解民事纠纷,一审民事案件调解率为39.41%,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一审民事裁判案件服判息诉率为82.06%,全院民商事案件整体质量有了新提高。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审判既注重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又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实行立案登记制,共受理行政案件195件,同比提高4.8倍,审结193件,同比提高5.2倍。坚持从促进依法行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做好疏导和协调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在审理西营村村民群体性纠纷等矛盾较为尖锐的案件时,注重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仔细研究最佳审理方案,既保障行政行为的顺利开展,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落实司法为民宗旨,提升司法公信

切实解决“立案难”。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2015年共登记立案8051件。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立案窗口配置POS机等设施,方便群众诉讼。强化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当事人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立案、签收法律文书、递交证据材料等诉讼活动,而且在案件进入审判、执行程序后能够适时查询到案件主要流程节点的各项诉讼信息。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建成以来,网页浏览量达42648人次,网上立案313件,案件查询4140件次,提供诉讼指南1200件次。开通集流程查询、信访、投诉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12368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并及时处理群众诉求。

切实解决“诉讼难”。健全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机制,依法快速审结小额诉讼案件936件,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坚持巡回审判、午间法庭等便民举措,开展预约立案等便民诉讼服务共2160件次。全面推行“零佣金”网上司法拍卖,通过淘宝网组织司法网拍90次,成交28件,成交额3122.73万元,溢价率14%,增强司法拍卖的公开、公平、公正。加大司法救济力度,共减免诉讼费36.97万元和发放司法救助金37.4万元,确保困难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认真落实诉访分流,完善院、庭长定期接访和信访通报制度,共接待群众513人次,处理来信来访130件,及时掌握动态,落实化解责任。

切实解决“执行难”。2015年全院共执结案件2210件,实际执结率为52.95%,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二位。运用网上点对点、“总对总”等执行新机制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户籍、出入境、房地产等各类信息共计1.82万件次,反馈信息1.6万余条。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户外电子显示屏、法院门户网站等处曝光“老赖”信息28人次、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6人次,罚款4人次、司法拘留13人次,有效促进案件化解。加大集中执行力度,开展执行会战5次,妥善执行了辖区内宝积制衣公司搬迁等一批区委关注的疑难复杂案件。加强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建设,与全市法院执行指挥系统联网,强化指挥和管理,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

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公正司法

试点审判运行机制改革。制定《关于院长、非一线审判部门负责人审理案件实施方案》,将院长、非一线审判部门负责人审理案件纳入审判管理机制,明确办案数量和考核方式。全年院庭长共受理案件3189件,审结3265件(含旧存),充分发挥了院庭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推进主审法官制改革试点,按照一审一助一书模式在板桥人民法庭试点组建了2个审判团队,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原则,形成以主审法官为核心、团队协同开展工作的新型审判工作机制。全年试点的2个审判团队共结案686件,审判效率大幅提升。

深化司法公开。不断推进立案、庭审、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网上全程公开。在“雨花法院网”上开辟专栏,当事人可以实时查询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各个环节的信息。继续开展邀请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共邀请企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干部、在校学生等各类群体6761人次旁听案件672件,收到意见和建议119条。简化旁听程序,上传799件案件至“南京审判网”等网络平台,群众仅凭身份证便可登记预约旁听庭审。创新庭审公开方式,全年推送162档庭审现场在互联网直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切实做到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上网率为100%加强典型案件宣传,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典型案件新闻稿83篇,在央视及省市区电视台录制法治节目67档。规范对外委托评估、拍卖工作,随机选定评估、拍卖机构,努力做到阳光透明、公开公正。

完善审判管理体系。健全案件节点管理机制和长期未结案件督办防控机制,充分运用信用化管理手段,实现案件网上办理全程留痕,运用信用技术实时分析、提炼各项审判数据,及时掌握审判运行的态势、规律。实行审判指标月通报制度,要求各业务庭室制定每月结案目标,每周在全院通报结案总数,跟踪案件办理进度,抓好审判质效核心数据和关键指标的均衡发展。部署开展办案标兵竞赛活动,激励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全年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173件,结案数200件以上的法官共16人,其中3名法官结案400件以上,9名法官结案300件以上。

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三严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