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五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明,副主任艾长青、卞艳艳、顾晓春、汪丹彦、贾乐实出席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陆瑞峰,区法院院长陶红,区检察院检察长肖水金,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金晖,区科技局、雨花台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各专委、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列席本次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推进全区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区围绕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部署要求,不断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2020年高企培育连续第三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总数达7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首次突破1000家。47家初创期科技企业获得经济发展贡献奖励,5家企业获得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为超过1900家入驻企业提供了现代化办公园区,在去年底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成立“谷雨双创学院”,举办首届软件谷1024程序员节、第三届双创大赛、“精鹰归谷”软件谷IT人才招聘会等双创活动,集聚科技顶尖专家2名、创新型企业家7名、高层次创业人才15名,全区高层次创业人才总体年纳税超过3000万元。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区法院自觉扛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推动形成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2018年以来,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涉企纠纷15338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57.89%,审结15166件,涉案标的总金额约54亿元。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检察院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区检察院深入贯彻中央、省检察院相关文件精神,增强服务“六稳”“六保”、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政治自觉,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办理涉企案件100多件,其中9件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省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为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3~5月,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通过专题培训、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工作,同时,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开展了代表网议,截止会前,参与网议代表共91人。杨明希望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对照《固废法》和执法检查组指出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和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加强研究,做好问题整改,进一步深化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监管,切实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督促解决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还书面审议了3位市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会议结束前,杨明主任点评了会议各项议题,他强调: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区人大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切实将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切实发挥好人大代表的纽带作用,要周密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优化推广代表“云接待”模式,继续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探索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通过务实的工作和创新的举措,全面了解民生诉求,及时解答群众问题,推动解决民生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