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
收到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书(第3号)后,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住建局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认真研究,上报处理意见。随后,区住建局会同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4条审议意见深入调研、逐条分析、反复会商,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区政府审核。现将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提高规划质量和标准。要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的标准和前瞻性,打造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城建特色。要在绿化、净化、靓化、硬化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城市形象”。
2017年城建计划编制坚持“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一方面,高水平规划城市,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调控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培育城市发展特色,充分彰显雨花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城林特色风貌。为进一步提升城区空间品质,塑造具有雨花特色的城区形象,区规划部门还拟定了《雨花台区政府关于<南京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落实方案》;开展了《板桥新城东北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雨花台区邻避设施用地布局规划研究》等多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7年1月,区政府以区政府1号文的形式正式批转了《2017年雨花台区城市建设计划》。《计划》认真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最新要求,特别是“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了水环境治理、黑臭河道整治、排水达标片区、城市绿地等方面的生态建设。今年169个目标任务已全部细化分解,重点指标和项目已同步列入年度人代会目标,并在区委1号文中予以列排。
二、关于“加强监管,提高城建资金使用效率。要严格资金审计,控制建设成本,充分发挥城建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鼓励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使城市建设资金更趋多元化,确保城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1.资金管理方面。对城建项目建设资金实行预算管理,按照概算控制预算和综合预算原则,编制年度城建投资计划和项目预算,报区政府审定,经区人大批准通过后实施。在城建资金拨付上,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期拨款,督促建设单位落实配套资金,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工作。严控城建资金支出,搞好成本核算,提高资金效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同时,严控政府性举债规模,利用政策置换低息债,大力推进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保障全区城建重大项目建设。
2.城市建设投融资创新机制方面。在国家开发银行下属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两桥”地区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发展投资合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探索PPP模式新方式,强化项目策划,完善准经营性项目经营与收益机制、公益性项目资金筹措与偿债机制、公共产品与服务价格补偿机制等,积极引导外资、民资和个人资金等社会资本投入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城区、片区更新改造等建设工作中,探索建立共同建设、共同收益的长期合作机制,形成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保险资金等投入城建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带来先进的理念指导、专业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资金支持。
三、关于“强化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区政府及住建等部门要继续强化组织协调,进一步明晰责任、细化任务,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确保各项目标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实施”。
为确保2017年各项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区政府已责成区住建局积极配合区考核办,根据《雨花台区2017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定期对全区城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度检查、分析,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同时,要求区住建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为各街道、园区做好服务的同时,科学合理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努力促进全区年度计划的顺利实现。
三、关于“突出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导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道路、桥梁建设以及老旧小区尤其是困难群众集中安置小区的出新工作。要坚持建管并举,通过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黑臭河道治理等民生重点工程,切实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1. 道路、桥梁建设
2017年,城市道路建设仍是我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整合雨花台区对外交通体系,规划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通过338省道雨花段、龙翔大道二期、机场二通道南段等一系列快速路的建设,促进雨花台区融入全市快速道路发展布局。另一方面,强化雨花台区内部交通联系,规划建设形成疏密有致、联系高效的“网格路网”交通体系。
今年我区列入计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37个,年度投资约32.86亿元。截至到目前,华为路(华为西门至软件大道段)、机场高速—软件大道节点改造、华新路三期、宁芜铁路二窑(炭黑厂)道口改造等5个项目已完工,龙翔路二期、管道路、马定路、华为路A线、凤台南路道路整治等20个项目已进场施工,其余项目力争6月底前基本实现开工建设。
2. 老旧小区出新整治
2017年,区政府结合市级整治目标,通过拆除违章搭建、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养护房屋、美化亮化环境等措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原计划完成雨花街道、赛虹桥街道范围内18个小区的出新整治任务,后按照市政府的整治要求,最终调整为21个小区(雨花街道10个,赛虹桥10个,西善桥1个),其中14个为市级考核项目,21个项目均须按照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的要求实施。
截至目前,普德村132号强电施工完成,弱电完成70%;普德村118号已完成拆违,强电施工;普德村128号完成强弱电施工60%,屋面50%,墙面30%;小行路15号已拆违70%,5月18日开标,月底前进场施工;望江矶2号已进场施工,楼道施工完成20%;其余项目均在进行招投标程序,结束后即进场施工。围绕“十一”节点,全区老旧小区整治要实现21个项目基本竣工的总体目标。
3. 棚户区改造
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府紧紧围绕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我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确定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8个,主要包括圣戈班片区地块(岱山片区一期)、龙翔南片区(结转)等6个续建项目,金家庄、寺门口、郑家组、顾家庄、胡家庄、永安小西王俞家地块等12个新建项目,总占地面积346.08万平方米,房屋面积93.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2.83万平方米,非住宅面积50.9万平方米,居民户数1542户,工企单位33家。截至到5月份,完成居民户数697户,达45%;完成工企单位15家,达45%;完成拆迁面积33.59万平方米,达36%,区城建计划目标4.8万平方米已超额完成。
4. 黑臭河道治理
2017年,区政府把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聚焦民生关注,补齐发展短板。生态环境建设以黑臭河道整治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达标区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今年我区共有24条黑臭河道整治工作任务,其中,农花河为“国考”河道。24条黑臭河河道整治总长36.5公里,共需清淤约17万立方米,预计总投资约2亿元,所有河道均于3月底之前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4条河道已完成清淤总长度29.1公里,清淤量13.4万立方米。所有黑臭河道整治工程于11月底之前完工,通过整治,达到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
特此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