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花台区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报告

作者:时间:2020-08-05点击:1315

关于雨花台区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安排的报告

  

区发展和改革委主任  朱天燕

202073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雨花台区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请予审议。

一、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扣主导产业发展和四新行动计划,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转好、前景可期。年初人代会确定的180项目标任务中,有171项按序时进度推进,占目标总数的95%。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项指标未达序;艾乐德一期、原力动漫一期等6个项目未达序。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导产业优势凸显。一是主要指标基本平稳。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9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增长-15.2%,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2.9个百分点,新消费逐步回暖;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2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0.3亿元,增长14.5%二是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软件、工业等重点行业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为全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上半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20.1亿元,增长10.8%,占南京市比重37.2%,位列全市第一。承办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峰会、南京软件产业地标座谈会,引进统信软件、雨知算力、德高媒体等一批产业链项目,浙大网新、苏宁小店等7家企业纳入新增总部企业储备库。南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签约阿里考拉、作业帮、空天方阵等优质项目。三是高端产业体系加快完善。突出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产业方向,聚力软件和人工智能、都市工业产业链补链强链,积极培育亿嘉和,江苏满运等优质企业,上半年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261.4亿元。加快推动产业软硬结合发展,编制完成《雨花台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圆满保障南京数字经济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今年4月,中国(南京)软件谷成功入选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2.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双创优势不断放大。一是双创示范引领不断强化。金融信息创新中心、工控信息创新中心和政务信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举办中华门创将三创大赛、国际高精尖科技人才创新合作论坛等创新周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生根出访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引导全区双创生态向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5月初,我区双创示范基地因建设成效明显,再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二是悉心做好创新主体培育。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推进落实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建立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创新型领军企业等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包含斑马软件、福康通等超100家企业。截至目前,全区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总数达到54家,4月获评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优秀区;摸排适报高企400余家;储备签约新型研发机构6家;首家科创板企业伟思医疗成功上市。强化人才引领和人才培育,成立谷雨双创学院。完成科技顶尖专家6名和创新型企业家10名适报人选摸排对接,网上提交申报高层次创业人才221名,推荐上报江苏省双创人才18名。三是双创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引入毅达资本专业团队,设立双创投资引导基金15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引导优质社会资本投向雨花主导核心产业及相关重点领域。举办资本招商推介会,与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签订四新行动战略合作协议,新立讯等12四新企业与银行签订180亿元意向融资协议。审核宁科贷”14亿元,苏科贷”780万元。

3.项目招引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探索建立资本券商+”“商会协会+”等招商合作模式,目前已与上海市南京商会签订合作协议。上半年累计上市4幅共计283亩土地,成功举办2020土地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南师大、晓庄师范、南师附中、省妇幼等名校名医院;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实际利用内资额50.7亿元。航天科工信创产业总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签约落户我区。二是重点项目攻坚推进。举办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17个参加集中开工项目均已按计划实现开工。上半年,110个人代会项目累计实现在建86个,完成投资15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3%47个新基建及关联产业、载体项目累计实现在建45个,完成年度投资2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8.7%;协助企业建成3045G基站。三是服务环境不断改善。联合抗疫扶持企业稳定发展。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出台10”“服务30惠企政策措施,上半年兑现惠企资金8.48亿元,惠及企业2.42万户。围绕你忙复工复产、我送政策服务主题,开展线上组团式服务企业活动。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落实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00,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试点开办企业证照联办相结合,助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制定企业服务专员行动计划,建立区谷领导直接挂钩联系机制,为企业提供舒心、贴心的服务,推动政商政企关系上加

4.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启动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积极推进《雨花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雨花台区镇村布局规划》《雨花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等专项规划编制。二是两桥改造加快步伐。龙翔路、吴山路等3条道路竣工通车,通车总里程6.3公里。机场二通道地面段等21条道路加快建设。马家店保障性住房、中华中学(雨花校区)、三级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央商务区、龙翔启动区A6等地块加速运作。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板东路(新城大街华新路)等17个人代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机场二通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龙翔西立交、龙西路西段(兴梅路-梅苑南路)等跨行政区断头路加快建设。推广雨路芯程农村公路品牌,建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1.5公里。四是城市建管更加精细。新都市行动计划高效实施,上半年累计开工82个项目,实现投资额56.53亿元。雨花北路北片区、尤家凹19号、雨花西路2603个老旧小区完成整治出新,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拆迁61万平方米,5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73.2万平方米。在16个小区开展撤桶并点、分类投放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88.6%。完成7条背街小巷整治,新改建新湖公厕和岱山公厕,建成家和小区停车场。推进38个村组人居基础环境整治,着力解决村居环境短板弱项。

5.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城市绿色指数显著提升。一是长江经济带稳步发展。始终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狠抓入江支流断面水质提升、岸线清理等重点工作。完成4个长江岸线绿化项目,完成全区造林210亩,湿地修复105亩,三山矶生态公园一期正式开园,构建滨江风光带。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组建全市首家护鱼员队伍,建设全市首个防汛护鱼智慧小屋,组织增殖放流,在江苏海事教学基地投放长吻鮠、胭脂鱼等价值18万元的淡水经济物种。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区空气优良率79.1%,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5.9微克/立方米,下降23.9%。深入开展沿江、沿河、沿湖排污口专项排查,持续推进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危废固废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三是梅钢片区转型稳步推进。研究编制《2020年梅钢转型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建立每月定期会商协调推进机制。板桥新城总体规划研究、梅钢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梅山矿区城市设计及控详调整已形成初步成果,宝之云梅山基地项目加快推进。

6.民生福祉切实增进,共建共享成果惠及更广。一是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区1041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除3个项目因疫情等原因进度滞后外,其余项目已完成5个、有序推进33个。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39.9元,增长2.9%。聚焦稳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729人、新增大学生就业10235人。加强兜底保障,全区社会救助制度累计惠及5474人,支出救助金1821万元。为843名退役士兵接续社保,支出资金378万元。推进生猪域外养殖,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二是幸福三圈建设初见成效。探索布局多点式、沿街式、团组式相结合的“5分钟社区商业圈,新增商务商贸设施面积31.9万平方米。“10分钟文化体育圈内涵不断丰富,上半年累计为20余万人次提供文化服务,建成花神湖首条智慧步道。“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完善,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改建项目有序推进,启动区公共卫生中心规划建设,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加大供给。南站学校、实小西校区等8所中小学、6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均按序推进。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达标率100%,提升率居全市第一。四是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建立防疫+”战时工作机制,强化疫情期间社区闭环管理,防疫工作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指导组肯定。开展非法集资源头治理和风险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累计排查安全生产各类隐患5623条、整改5496条。突出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实现全国两会期间进京越级访和去省集体访零登记。组织实施平安护民十项举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提升防灾减灾综合承载力。

上半年,全区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总体实现平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活动开展受到限制,消费恢复尚需时日,重点企业外销受阻,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仍有缺口。二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我区软件产业规模虽位居全市前列,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但传统发展模式后继乏力,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以及从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转型突破压力较大。同时,全区产业结构总体偏软,新型都市工业尚未形成产业链,基础薄弱。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我区生态环境仍处于高负荷、高风险阶段,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四是民生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等公共服务配套仍存在分布不均匀、优质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区将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抓好六稳”“六保,在直面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担当作为中加速发力,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奋力书写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雨花答卷

(一)提升产业链水平,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

1.加快布局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打造软件产业地标。以数字经济为总抓手,依托新产业发展、强链补链等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软件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软件产业地标。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100亿元,新增软件产业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新增涉软企业350家。二是培育发展新型都市工业。摸排全区现有制造业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基础软件的下游制造企业,不断完善我区制造业产业链,持续强化区域都市工业基础,全年净增新型都市工业规上企业10家。三是塑造商务商贸新优势。优化完善《南京市雨花台区商圈规划2019-2035》,加快推进南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建设工作,持续打造总部经济旗舰载体,全年新增商务商贸设施面积60万平方米。

2.深耕培育双创沃土。一是不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继续加强双创示范基地间的互动交流和深度合作,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构筑企业梯队。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150家。二是深化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加速建成示范新型研发机构,全年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积极推动中爱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南京脑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际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三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结合谷雨双创学院建设,建立分类精准的系统化双创人才培育服务体系。全年集聚科技顶尖专家2人,培育创新型企业家4人,引进市级高层次创业人才14人。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调研服务。提高新办企业套餐审批效率,拓宽即办件渠道,让企业少跑一次。构建以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分级监管、事后失信联合惩戒为主的新型信用监管体系。

3.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一是聚力优质项目招引。深入对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重点城市优质资源,着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在做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强链补链基础上,围绕自主可控、信创产业、机器人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梳理上下游关联产业,重点抓好航天科工8511总部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推进都市工业园”“特色楼宇建设,加大承接北京疏非、上海外溢项目对口招商力度,争取更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端项目落户雨花。全年确保实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500亿元,实际使用内资80亿元。二是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外商投资工作统筹,培育和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及功能性机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探索推进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区内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以上。三是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巩固创新周、软博会、金洽会等活动成果,推动航天科工信创产业总部等重点项目尽快落地运营,全面提升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项目开工率。遵循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结转一批、竣工一批的思路,确保重大项目按进度推进。

(二)提升城市整体品貌,打造美丽宜居城区环境

4.加快重点板块转型发展。一是推进两桥地区更新改造。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启动机场二通道东侧城市公园建设,着力打造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实现龙翔西立交等16条道路竣工通车、沿山路等9条道路新开工。全力攻坚征收拆迁,完成二钢厂宿舍区扫尾和四圩新村、宁凯机械等7个项目。加紧推动土地运作,推进中央商务区一期等6幅地块挂牌上市。围绕土地上市计划和两桥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目标,开展土地推介和宣传工作,提升片区资源价值。二是推动大板桥片区转型发展。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速推进大板桥地区产业布局策划、大板桥区域城市设计。加快宝之云梅山基地项目建设,助力宝能集团在板桥新城引入总部企业,推进梅钢转型和板桥区域发展。

5.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品质。一是加快完善交通设施。织密区内交通路网,完成宁芜公路-凤舞路口堵点改造,打好城市交通堵点和断头路治理攻坚战。以保障房及新城区为重点,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优化公交线路14条,推进339个站台改造和优化26条公交线路,建设公共停车场12处,新增停车泊位1085个。二是加大旧城更新力度。加快推进雨花苑小区等剩余10个老旧小区整治出新工作,持续推进5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完成8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三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精细管理、精密施工、打造精美工程的要求,加强片区巡查、执法,加强12条背街小巷整治,打造精品街巷。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全年确保实现60%的居住区完成垃圾房、垃圾亭升级改造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深化数字城管建设,筹建雨花智慧城管平台

6.着力提升城市生态含绿量。一是高标准打造绿色生态滨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构建水陆空立体化防控体系,打造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大脑。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工作,高标准打造江豚广场,推进秦淮新河入江口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实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专项行动,实现长江岸线雨花段点、线、面全方位提升。二是持续攻坚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污染企业综合整治,加强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管控,实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及闸站日常管养,确保水质断面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全面排查整治固废危险源。三是全域增绿提质增效。推进植树造林、绿化管养工作,加快筹建绿色银行,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统筹推进梅清苑游园绿地等23个绿化项目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

(三)坚持民生优先,公平共享提升社会发展温度

7.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聚焦富民为民。出台富民增收政策,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开展2020年民生实事满意度调查和2021年民生实事建议征集活动。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做好保就业工作。推进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开发提供9000个见习工作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2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600人,帮扶退役军人就业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3.5%二是加强救助帮扶力度。及时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及各项补贴,出台社会救助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努力完善横向扩面、纵向提标的立体式救助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困难群体。三是提升养老服务。制定养老服务设施三年提升计划,配套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改造提升老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功能。全年实现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85%,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20%

8.高标准开展公共服务。一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在建在批学校、幼儿园建设项目进度,做好南站学校等3所学校和2所公办幼儿园开办工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引入东软睿道企业课程进入学校在线教学工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扎实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审迎查工作。争创江苏省社区医院建设示范区,争创一批省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三是强化公共文体服务精准供给。举办诗意雨花系列书画作品展览,开展百场公益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创新雨花美术馆、小剧场运营模式。逐步提升社区健身中心智慧化程度,建成雨花街道、西善桥文体站等智慧健身中心,新建2个街道级国民体测站,在游园中植入2套二代智能健身路径。

9.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成效。一是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落实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积极推进以广覆盖、全要素、高智能、大联动为特征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网格建设标准。二是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开展居民小区、道路街巷、农贸市场及周边、交通秩序、涉农社区人居环境等五个专项的项目化推进工作,形成部门、街道(园区)、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持续深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各领域重点风险隐患滚动排查和整改落实。按照长效常治要求,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尾工作。加大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防控力度,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坚决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强化食品、药品和疫苗监管力度,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附件:

1.雨花台区20201-6月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2.雨花台区20201-6月份未达序人代会项目推进情况表

        3.雨花台区20201-6月份未达序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表

    附件一:雨花台区2020年1-6月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xlsx

    附件二:雨花台区2020年1-6月份未达序人代会项目推进情况表.xlsx

   附件三:雨花台区2020年1-6月份未达序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