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会议专题

201683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我是20124月到区商务局担任局长,同时兼任投资促进局局长(该机构已于今年初合并到了商务局)、供销社主任、局工委副书记。除了上述机构外,局工委还代管网点办(副处级,去年5月并入商务局)、国际贸易促进会(正处级)。总体上来看,该机构包括以下职能:招商选资、涉外经济管理、商务商贸业建设和内贸流通领域监管、供销社工作,以及承担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机关共有工作人员40多人,下属单位5个,全系统工作人员近130人。

4年来,我能自觉接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相关部门的指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工作在全市都能排在前列,自2012年起我局每年都获得区委区政府表彰,贸促会曾获得国家贸促会表彰,供销社每年获得上级部门表彰,去年还获得特等奖的殊荣,我本人也两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商务局、下属企业和其他个人获得的表彰每年都在20项以上。

一、积极推动我区商务商贸业建设和繁荣

我区曾是城郊结合部,目前许多地区还是面貌依旧,因此商务商贸业建设的压力很大。到商务局工作以后,我首先抓职能转变,主动担负起推动全区商务商贸建设的职能。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商业局和供销社下属企业众多,遍布各地,当时局职能仅限于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管理来搞活流通,而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职能曾分别归于三产办、发展局。自2012年起,我积极推动三定方案的修改,推动职能转变,通过抓规划引领全区商务商贸业发展,抓项目推进商务商贸设施建设,抓商业联合会和企业服务中心凝聚企业,推进服务。去年底开始,我积极争取,让区里同意我们修编“2016-2025年全区商务商贸业发展规划,目前初稿已成。按照这一规划,我区将形成一个市级中心(南站商圈)、三个区级中心(安德门、龙翔、板桥新城)和一批社区商业中心。可以想见,未来我区商业必定会非常繁荣。

二是推动区里重视南站商圈建设。2012年起我在不同场合多次向区领导建言,我区应主动提南站商圈建设,这比市里提出“五型经济”早了3年。为此,自2013年起每年金秋经贸洽谈会都以此为主题开展活动,两次邀请国家商务部内贸司领导来讲高铁枢纽经济,请区工商联成立南站商圈联盟,主动协助铁投公司开展招商,帮助绿地、证大开展政策宣讲会,便于其出售楼宇或招商。2013年底起,建设南站商圈已经写进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目前南站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到2020年,以南站为中心的商务设施将超过300万平米,超过2012年底全区230万㎡的所有存量。在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除了明发、绿地、证大、中交集团、沪宁高铁集团、万科、雨花客厅等正在建设的商务商贸设施,区域内出现了虹悦城、楚翘城、紫荆广场、花生唐、丰盛商汇、新润泰等一大批市场。

三是贴近民生和主导产业,抓便民商业和电子商务。近年来,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我积极推动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拆除大棚市场,改造老旧市场,建设新市场,关停不合规的农贸市场。在这中间,我们协调资金、规划,督促检查,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除了赛虹桥南河堤上农贸市场等吉庆里建成搬迁,板桥中学旁大棚市场等和昌楼盘建成搬迁外,其他25家市场全部达标。其次是大力推进电商建设。2013年我局就邀请南京市电商协会来我区调研,帮我们制定发展思路、举措。在制定33号文件中我们提出了各种促进电商发展的意见。我们还积极推动市级电商园、示范电商企业申报,积极服务电商企业,为他们争取资金。我局下属公司还在板桥新城创建了2万平米莲花湖电商大厦,10个月以来,已招入20家企业,杭州云蚂蚁成为板桥大的电商企业。

二、积极推动我区经济对外开放

由于我在国外做过访问学者,又学的是企业管理和国际经济学,所以对抓开放型经济工作特别有兴趣、有热情。2012年以来我区开放型经济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一是适应新常态,转变工作方式,不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每年全区引进项目总投资都在150亿以上,除了华为、中兴、东软这些老牌大企业,其他知名企业,特别是在建和刚建成企业几乎都是这些年引进的,其中怡华电脑、平安科技、江苏邦宁、浙江九好、花样年是我局直接洽谈引进的,润和软件、易世博、吉美思、厚建是从我局自办的外包园里孵化出来的,诚迈科技、东华软件、云蚂蚁等30多家软件企业还在我们的园区内。利用外资度过2012年艰难的一年后,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2013年起每年都是半年完成全年任务,今年更是一季度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可完成任务的2.5倍,完成进度在全市多年一直是第一名。过去5年引进的外资注册资金的实际到账约8亿美元,全区外资企业数达到163家。

二是推动外贸、外包、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工作。我积极推动外包工作,我的博士论文就写的是外包理论,在制定33号文件时我力主写进外包的内容。外包工作尽管目前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是过去几年总量一直是全市第一,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只要上面领导来看外包企业,必到雨花,其中东软是第一家上市外包企业,润和是第一家本土上市外包企业,华为则是全市最大的外包企业。对外投资也是我关注的热点,因为我一直认为,平衡的对外开放是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平衡。我几年前就开过对外投资企业座谈会,宣讲政策,发布各种信息,争取帮扶资金,目前我区企业对外投资额也排在全市第一。近几年由于国有大企业的严重下滑和舜天船舶的破产重组,外贸工作特别艰难。今年全区出口任务21亿美元,缺口在3.5亿。我专门选了几个能干的人,带领他们引外贸新项目、引增量、挖潜力、抓服务,目前已经落实了2.5亿美元,短板还主要在软件谷,只要他们一发力,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是可能的。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外贸企业492家、外包企业115家、对外投资企业41家、其他涉外企业20家,加上外资企业163家,也就是说,我区涉外企业总数接近831家(当然这里面有重复计算的),所以全区开放度还是比较高的。

三、积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四年前我接手商务局工作时面临两个困难,一是吃饭问题,经费不足;二是上访问题,遗留问题太多。经费上,因财政只保证正式编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其余就只靠下属的金多雨公司每年上交的100多万元利润来弥补,捉襟见肘。这些年,我按照市供销社的要求,遵循“人员统一托管、资产统一经营、资本统一运营”的原则,冲破各种阻力和困难,打破原有企业格局,合并同类项,成立托管中心、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公司,运营园区的人员从局里独立出来,企业化运作,保留效益好的经营烟酒的金多雨,同时招聘和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人员代替老同志搞经营,从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资产经营公司拥有5万平米房产,价值约8亿元,账上曾有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雨沐公司运作三年有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而最初几年是贴进去2500万元;金多雨今年销售将达到1.8亿元,我们给财政直接引进的烟草税今年将突破4000万元。去年我们用2500万元化解了全系统欠农行的1亿元债务。自2006年起占用雨花商厦经营却不交租金的问题,我们也通过法律途径正式解决了。

除了大力推进资产重组、企业经营、历史问题的解决,在我的牵头下还化解了许多上访问题,最难的上访人员也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最典型的是戴基美,因改制问题解决不好心里扭曲,产生报复商务局甚至更高层级的机关的严重不良心理

四、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力办好人大建议

20122016年我局承办人大建议6件,其中主办5件、协办1,内容主要包括商务商贸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加油站搬迁等方面。所有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办复,实现了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三个100%

为办好代表建议,我牵头成立建议办理工作小组,要求各承办科室和人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系,增强工作联动性,把办理过程作为一个了解民意、研究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

办理建议时,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办理之前,对代表反映的情况不够明确的,采取电话或上门方式,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所提建议的原意、背景和办理要求;形成初步答复意见后,主动上门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系,意见一致后方正式答复。

加强办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一方面,抓好外部沟通,积极主动征询主办部门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涉及商务局的答复及意见;另一方面,抓好内部沟通。对涉及两个以上科室办理的建议,主办科室积极主动联系,协办科室及时将意见送主办科室,并由主办科室将意见综合整理后及时办复。

力求办理结果满意。通过动态化管理,有效监控建议建议办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议高效、高质办理,力求代表对办理结果100%满意。例如对2016年王伟忠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雨花高端生活区的建议》,我局认为该建议提得很好,符合我区实际,承办人员多次电话与代表沟通,并登门拜访,从区域规划、招商选资、优惠政策三个方面进行答复,并将未来雨花高端生活区的建设,特别是南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建设的展望与其沟通,让其了解落户的大项目,未来发展目标,即已经开建的上海证大、绿地集团、万科集团、金轮国际四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之前,南京南站CBD建成的总面积将有望超过300万平方米,南京南站高铁枢纽经济区初具雏形,到2020年基本建成,成为南京南部地区规模最大、以时尚消费为主的综合商贸区,代表对此非常满意。

当前商务局工作中主要问题有:一是推进商务商贸业发展统筹协调能力还不够,抓手不多,需要从全区层次整合资源,强化组织,推进发展。二是招商引资精准性不强。需要对我区主导产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准确的前瞻,把握好细分行业,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精确定位,找准目标企业,有的放矢进行招商。三是对外开放的格局还不大。除了经济对外开放,还要推动旅游、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开放,同时全方位建设有利于外国人居住生活的环境,从而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今后,我将继续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带领局一班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认真履行各种义务,出色完成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批评指正。

附:雨花台区商务局主要职责












附件

雨花台区商务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内外贸、对外经济合作、现代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流通体制改革对本区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2.落实有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策措施,牵头推进相关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扶持现代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贯彻落实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导本区域商业体系建设服务,推进城郊市场体系建设。

3.负责全区服务外包产业规划的拟定,协调推进全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建设的日常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对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负责全区服务外包统计工作,协助企业申报各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协助推进全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及国际市场开拓等工作,推动全区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4.指导批发市场、城市商业网点和商业体系建设;负责副食品流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商贸服务业的行业发展和扶持工作;负责肉菜追溯体系管理工作,指导市场节点用户的维护使用。

5.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配合市局对拍卖、典当、租赁、旧货流通、二手车、汽车流通等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指导流通领域节能降耗;负责再生资源备案登记等相关工作;负责区商业联合会等协会管理工作。

6.拟订全区内贸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指导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情况,并提出调控建议;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开拓城乡市场,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7.负责全区企业进出口业务指导、服务、管理和统计工作;负责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等业务;负责全区对外经济合作的统计分析工作。

8.负责与各级贸促会和商会机构的联络及区贸促会的日常工作。

9.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招商引资、境外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区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促进政策和有关资源整合建议,督促、落实各项政策。

10.依据全区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布局,制定全区吸引外来投资的发展规划,组织推进、统筹协凋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确定重点招商目标和重大招商项目,负责全区招商引资的组织实施和考核奖惩。

11.承担全区境内外投资促进重大活动的统筹、组织、协调工作;负责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投资促进官方网站建设,统一发布招商信息。

12.研究拟定投资促进市场化运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

13.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推进投资促进流程再造,实施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协调做好投资促进、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协调重大项目推进;按规定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及统计工作。

14.指导全区外商投资工作,依法核准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事项,依法核准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规定的变更事项,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依法审查外商投资企业电子执法系统用户资格,指导投资促进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工作。

15.加强全区投资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境内外招商网络建设工作,加强与境内外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交流。

16.积极参与城乡建设,全力推动社区(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为民服务组织体系和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城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产业化经营,拓宽为农民和城市居民服务的领域,加强供销社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强化资产盘活,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指导协调、考核督查行业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负责全区商业网点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

17.负责商务系统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局机关干部管理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工作;督促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在商务系统的落实,做好相关稳定工作。

     18.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