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站”连民心 绘出江阴新画卷

作者:时间:2019-02-01点击:329

    “‘一站一家’的建成,为我们学习交流、联系选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是江阴市人大代表蒋文卫的切身体会。

  早在2009年,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开展建立“代表之家”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平台支持。2017年以来,中央、省、无锡市对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1月份一次代表工作考察浙江之行,海盐、嘉善等地“家站”联系选民的成功经验坚定了常委会全面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决心。2018323日,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推进会,要求全市各镇街全面规范建设代表履职平台。在常委会副主任朱敏的带领下,检查组利用两个月,下基层、查进度,督促推动履职平台全面建设。各镇街按照推进时序做到每月一报一通报。在各镇街你追我赶、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当年度全市共有17家“代表之家”完成了提档升级,61家代表联络站应运而生。

    走进“代表之家”,“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让人倍感神圣;公示栏里,每名代表的照片、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一应俱全;桌上的代表履职“三簿三册”与报刊架上的《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人民与权力》《代表与人民》摆放得整整齐齐;雪白的墙壁上,代表学习、联系选民、代表活动等制度张贴得井井有条……类似的“标配”在全市各个“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内一一具备。

    为了使“家”和“站”能够规范建立,20183月,江阴市人大常委会第20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并下发了《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对履职平台的建设提出了“八个有”的统一建设标准(即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牌、有固定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公示栏、有台帐档案、有经费保障、有网络平台),意见还对履职平台开展交流学习、接待选民、服务选民、依法监督、法律政策宣传等活动等提出明确意见和要求。根据这份指导意见,各镇街按照“因地制宜、实用为先”的原则,规范建设了“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在布置上,各镇街坚持做到规定动作一个不少,积极做到自选动作不重样,周庄镇制定了《联络站代表接待选民登记表》《联络点选民意见建议问题登记表》等表格文件,使每此活动都“抓铁有痕”,新桥镇则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入驻”代表之家,等等。“家”和“站”的建设还得到了江阴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财政按照新建的“人大代表之家”2万元、人大代表联络站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财政支持为代表履职平台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硬件只是基础条件,平台的精髓还要体现在功能上。“要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序组织辖区范围内各级人大代表分批分期进站接待选民群众,真正让代表履职平台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平台、代表学习交流的园地、代表履职的窗口”,江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小虎提出要求。2018615日,在南闸街道的“代表之家”,南闸小组的代表们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和交流;921日,华士镇进行了“代表之家”揭牌仪式,随后代表们在“家”内开展了代表履职活动周活动;1012日,在祝塘镇“代表之家”,薛政平代表向选民进行述职……“由于坊前路已经停止建设,东维常村区域内的企业排污何时有接管方案?”在利港街道的代表联络站,市人大代表常国和认真地记录选民的问题,随即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答复、做好规划,并将答复及时反馈给选民群众,利港街道“闭环式”办理模式使选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得到了体现……这些仅仅是联络站听民声、惠民生、暖民心的一个缩影,在已建好的联络站内,类似这样的生动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家和站”就像一个“磁铁”,它吸住了代表,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社会末梢,更重要的是吸住了选民,选民通过该平台,能够与代表“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与心”靠近。目前,履职平台已接待来访群众309人次,来电82次,收集意见建议187条,累计化解涉法涉诉、邻里纠纷等矛盾问题132个。

    “我们将通过履职APP软件和网站,实现线上、线下履职的同步化、高效化……”常委会副主任朱敏说。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手机APP、网站的搭建工作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完善和提升现有功能、栏目设置等升级工作也基本完成,第三阶段全面应用正在试运行中。届时,“掌上、网上、实体”三位一体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将为人大工作注入勃勃生机和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