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花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

作者:时间:2019-06-28点击:535

关于雨花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


雨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陈志康

2019627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雨花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基本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010月。从成立至今,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2000年启动建设至2003年)。主要实施以能源冶金、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期间,20023月,批准为南京市首批市重点乡镇企业园区二是初步创业阶段(20042007年)。产业定位以能源冶金、机械制造、现代食品加工等为主导。20064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73月,被省发改委评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三是大开发、大建设阶段(20082011年)。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软件、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2011年,纳入软件谷发展范围,同时被评为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同年,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四是全面提档升级阶段(2012年至今)。明确了软件信息、文化创意和高端商务商贸的主导产业方向。被评为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出版基地被评为南京市首个文化产业园,获评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江苏省重点科技文化产业园称号。2011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成立,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开发区正式融入软件谷,随之将原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方向调整为软件信息、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商贸三大主导产业。2014年,成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江苏省转型升级试点园区2016年,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评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开发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现实考虑

2019年,是雨花经济开发区充满机遇、面临挑战的关键一年。年初召开的区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做出了做大做强专业园区的决策部署,要求雨花经济开发区全力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在全区经济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建设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对照区委提出的建设要求,开发区在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上还存在诸多制约沿着既有路径和模式,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急需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从资源上看,可用土地特别是大块土地紧缺,限制了大型用地项目的招引,依靠土地招商带动经济建设的模式不可持续、制约严重;从产业上看,园区建设初期为工业集中区,业态层次低,产能落后,不少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低,对园区贡献度不高;从区位上看,尽管园区紧邻河西,区位差别不大,但在环境和面貌上形成较大反差。上述种种,都倒逼开发区加快转型,提升业态。

三、开发区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及初步成效

(一)优化园区规划。利用大板桥地区总规调整的有利契机,将园区土地性质由工业用地调整为科研、商贸和房地产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形象高度大幅提高,实现了土地收益、利用效率、容积率、建筑形象高度及项目准入门槛的同步提升。通过土地运作,先后实现3幅房地产用地挂牌出让,共计出让面积129.83亩,实现收益约6.3亿元,先后实现20余块商业用地挂牌,出让商业用地300余亩,实现收益近10亿元。同时,我们又将100余亩的凤汇商办地块调整为商住用地,为后续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

(二)发展特色园区。精心打造了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园区),转型示范区。其中,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期三中心和二期数字文化社区先后投入运营,引进入驻江苏海金银泰公司、讯云网络、传智播客教育、金股湾企业挂牌孵化中心等28个项目,被评为国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转型示范区由国图信息、恒天伟智能、欧帝显示和海能达通讯等8个项目组成,总用地面积约19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5万㎡,目前,2家建成投产、3家主体建成、3家主体在建。

(三)改造老旧企业。充分运用法规、政策、融资、税收、补贴等手段,引导和撬动园区老旧企业升级改造。首先,挖掘内部潜力。针对有转型意愿、有一定贡献值、研发生产分离的企业,协助其加大技改投入,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和新业务占比。在持续引导推动下,南京西百客建成自动化空调性能实验室;中旭电子成立了霍尔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豪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成立研究生工作站,设立装饰装修设计中心。其次,开展腾笼换鸟,先后盘活企业闲置楼宇5万平方米,分别引进金梦都工贸、长发诺冠数字管理、香港奥星制药设备等项目22个,实现资源的整体有效利用。再次,实施回购重置,先后回收雨花创业园厂房10万平方米建成省创中心软件谷孵化中心,利用明发原料城46万平方米闲置楼宇建成创业创新城,回收金三帆5.8万平方米建成数字大厦等。最后,推进盘活提升,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苏宁雨花数据中心建设;引导卓润环保依托闲置厂房,升级打造物流园,盘活了闲置资源,同步解决了涉及400余商户的群体性矛盾,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四)关改落后产能。一方面,推进关停搬迁。先后完成雨花电镀厂和南京旭日化工有限公司关停、拆除和搬迁工作,旭日化工地块完成整理后重新引入新项目;2018年启动板桥消防器材厂搬迁转型,目前已完成进场调查和初步补偿谈判。另一方面,实施锅炉整治。2012年以来,先后关停了南京元盛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南京无梭织布厂等7家使用小锅炉企业,对南京雷博特翔事木业锅炉进行了改造。再一方面,整治村办小企业。结合国际足球小镇项目自愿搬迁,于201612月启动拆除天后、西寇片区79家原村办工业园小企业(天后54家、西寇25家),其中75家已拆除。最后,推动企业环保改造投入。对能源消耗大但生产经营稳定、对园区建设发展贡献度较好的华润热电等15家企业,协调加大环保设施改造建设投入,推进企业完成清洁生产认证审核;督促指导美耐家俱有限公司于2017年实施VOCs(挥发性有机物)整改,采取喷涂车间密闭式负压送气、水帘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措施,实现VOCs整改达标和稳定。

(五)化解隐性债务。今年,开发区在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资金需求巨大。与此同时,我们还承担着总计35亿元的债务,需在年内完成5亿元的债务化解指标。面对资金需求和债务上的突出矛盾,我们从优化力量着手,将融资工作从财政工作中相对脱离,成立单独的筹资融资部并充实人员力量,加大筹融资工作力度。截至5月底,我们完成了首笔3亿元锦华新城经营性债务贷款的投放,和首笔5亿元土储专项债的申请,并对建行1亿元到期贷款进行了提前转贷处理,在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新增和拓展了筹融资渠道和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六)推进公司运营。在化解隐性债务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仅靠现有融资渠道和手段,仍难以满足各项建设的资金需求。从做大做强开发区、努力发挥全区经济建设主阵地的角度出发,盘活开发区各类优质资源,必须要通过公司化运营的手段进行设计和运作。为此,我们参照区、谷经验做法,依托既有平台,对数字出版公司和雨开置业公司进行实体化运营,依托数字出版公司对园区土地、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依托各类资源进行融资,并探索实施自主拿地、自主开发,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依托雨开置业公司,承接园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项目建设,增加造血能力。目前,2个公司已实体运作,基本力量已配备到位,三定方案正在细化完善,力争年内走上轨道。

(七)腾出发展空间。着眼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全局,我们在西寇片区拆迁上形成共识:通过西寇片区拆迁,让所涉居民实现居住环境改善、家庭资产增值、生活条件提升;同时,通过西寇片区拆迁,为开发区建设发展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将足球小镇项目西寇片区拆迁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自3月下旬起,抽调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加班加点开展政策宣讲和矛盾化解工作,截至目前,西寇社区553户村民中,已完成房屋丈量542户、算账交房514户、房屋拆除414户。

(八)打造园区环境。环境面貌是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为进一步提升园区面貌,我们按照推陈出新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我们从园区总体规划入手,邀请蓝鲸咨询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着眼提升城市定位和建设水平,开展园区战略规划设计咨询。另一方面,我们从改变面貌入手,实施了秦淮新河开发区段入江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江豚广场,截至目前,原金大妈码头所有租赁企业已全部清退,码头和岸线环境已完成清理整治,江豚广场打造的初步方案已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下一步待区委区政府研究通过后,办理相关立项手续)。

四、存在问题

(一)资源集约节约难题不少。一方面,一些早期引入并取得土地权属但多种原因导致生产经营停止的企业,出于更高价值回报的考虑,对园区产业转型、腾笼换鸟的举措热情不高,推动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早期入驻并部分建成的企业,尽管有一定的自主转型意愿,在后续开发建设上试图通过工改研来改变或提升原有项目规划,但目前政策上难以实施;再一方面,由于目前开发区在手的土地资源相对零散,难以承载和吸纳投资体量大、用地需求大的优质大项目。

(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受限。在一定层面上,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归属不同部门,没有实现多规合一,导致政策、法规相互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给基层有效提升土地利用规划水平带来影响。同时,相较于南京市内现有的其他省级开发园区,对雨花经济开发区而言还存在着规划调整审批层级过多的问题,园区缺乏一定的自主权。

(三)发展空间受限。外部空间方面,园区处于长江、河西南部地区、两桥地区、板桥新城与梅山钢铁等板块包围之中,向外已无拓展延伸冗余。内部空间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一二期土地已基本用完,剩余土地不足150公顷,内部发展空间已极其有限。同时,从现有规划看,三期人居森林可建设用地指标占比较小,如不能调整优化,既不能满足园区下步发展空间拓展,也难以实现该片区开发成本覆盖。

(四)体制机制不合理。从当前现状看,开发区在承担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建设主战场职能的同时,还肩负着极为繁重的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等社会职能,人员编制与一般街道相同,部门设置与一般街道类似,行政化色彩浓厚,市场化、公司化特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展经济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着眼园区未来产业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深化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产业体系转型,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一是做强主导产业。以产品链和产业链为标杆,从主导产业集中度入手,聚焦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做大主导产业规模的同时,配套引进主导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拉长做全产业链,加快形成转型示范区、数字出版基地等功能板块的产业聚集。二是提升传统产业。对园区内现存的部分传统行业企业,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优化建筑形态,推进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着力形成具有轻、特、优、精鲜明特点的实体项目。三是突破新兴产业。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大力发展高铁通讯、智能制造研发、动漫设计等新兴产业。依托制造业基础,重点突破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增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配套优势,力争新兴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

(二)加快园区功能转型,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一是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按照一区多园思路,重点打造转型示范区、数字出版基地等特色园区,推动资源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提高特色产业集约发展水平。二是加快功能配套建设。统筹考虑开发用地、产业集聚、商贸服务、社区建设、生态环保等功能配套,加快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拓展商务、公交、教育、医疗等功能性项目,提高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三是加快破解要素制约。加大已出让未开工企业的清理力度,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建设土地;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加快平台公司整合优化,通过项目运作,在滚动开发中覆盖消化历史债务,实现良性发展。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大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和创业环境,突出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是大力度建设科技创新载体。积极推进校企联盟与政产学研合作,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平台支撑。三是大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重点推进十四所民品研发中心、华润电厂工业大数据中心、国豪研发中心、宝庆珠宝设计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重点企业跟踪前沿技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努力打造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创新型骨干企业。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