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作者:时间:2020-03-27点击:329

雨花台区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

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202032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保监督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雨人常〔201827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现将我区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9年环境质量状况

1. 空气质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通过全区上下努力,有效应对年度静稳天气多、台风少、梅雨时间短等不利气象条件,实现了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61天,优良率为71.5 %PM2.5均值为41.5 微克每立方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考核全市第八、主城第三。

2. 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考秦淮新河节制闸、省考秦淮新河铁心桥断面水质稳定优于考核指标,第四季度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湖泊(水库)水质均达标。

3. 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全区功能区噪声达标率100%,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5.1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2.2分贝,均达到声功能区标准。

4. 土壤环境监管更加规范高效。深入推进年度28个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中船绿洲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修复工作,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平均合格率达90%以上。

二、2019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9,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统领,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保督察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强化水气土污染防治、长江保护与修复、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等各项工作,特别是狠抓大气污染治理,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餐饮油烟整治、环保宣教和行政处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统筹强化督查、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等国家级督查,配合完成了生态环境部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现场排查工作,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1. 紧扣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一是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担任空气质量重点管控区域点位长和水环境的河长断面长,多次现场调研、专题部署、督察督办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区委、区政府全年累计召开23次专题会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调度推进生态环保工作15次。二是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系统梳理省、市、区工作要求,年初出台《2019年雨花台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水、大气、土壤等单项年度工作方案,重点任务形成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区委区政府通过与各板块、各部门签订《2019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实现压力层层传导到位、责任压紧压实到位。三是督查督办,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区污染防治攻坚办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指导,狠抓督查督办,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判形势、调度进展,对区域内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销号管理。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曝光整改力度,强化责任落地,确保污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 共抓大保护,守护母亲河一是高标准落实问题整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省警示片披露问题、市级排查问题及市级暗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均已经整改到位。二是常态开展多部门综合执法。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成立多部门综合执法队伍,常态化开展长江、秦淮新河沿线环境巡查执法,加强重点问题排查整改,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块的排查,完成拆除污染企业10家、码头3家,整改突出环境问题12处,新增绿化造林253亩,长江沿线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加快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配合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我区的311个沿江疑似排口点位的现场排查工作,对3个重点排口进行人工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基本摸清长江入河排污口底数,为巩固提升长江雨花段水质、完善排污口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3. 聚焦薄弱指标,聚力治气攻坚。一是强化结构减排。关停中船绿洲、高齿等VOCs排放大户。加大梅钢控煤力度,全年完成减煤15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关停南京依维柯发动机厂3条生产线,责令同仁堂减少酒精等有机挥发物使用量,并考虑将排放污染物负荷较大的工艺优先安排搬离或搬迁。通过转型升级、分类处置等措施,实现130散乱污企业关停52家、搬迁27家、升级51家。二是强化项目减排。实现全区全部26家市控、78家区控重点VOCs管控企业管控全覆盖,完成23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19家加油站二次回收和双层油罐改造,并对年销售汽油5000吨以上的10家加油站安装在线监控。实现1746家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其中核心管控区30平方米以上、重点管控区100平方米以上、全区200平方米以上餐饮企业实现油烟净化器和在线监控的全覆盖,安装量居全市首位。三是强化管理减排。全面摸清117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底数并登记入库,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在全市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8个小型大气标准监测站和40个网格化微型监测站,实现污染源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对48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纳入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动态实时监管。重点管控区实施“36810雾炮的保洁频次,并新购1台雾炮车对国控点周边道路开展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加快推进企业排污许可登记管理,实现所有企业持证排污、依证监管。

4. 坚持建管并重,强化系统精准治水一是全力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提升。在巩固国考、省考断面达标基础上,聚力攻坚市考断面达标不稳定、已完成治理水体水质出现反复等问题,完成10条河道水环境提升、16个小微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实现第一批35个劣V类水体销号验收。二是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建设任务。根据南京市雨污分流三年攻坚计划(2017-2019),2019年需完成96个片区、5.01平方公里雨污分流建设工作。按照精细化、文明施工等要求,倒排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年度前实现了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完成实体验收。三是强化水环境监管。加快排水许可办理,我区已实施雨污分流地区排水户共计710户,截至2019年底已办理排水许可证683户,办证率达96%。全面推行河长制,出台区河道养护考、片区排水设施养护管理两个考核办法,全面提升监管和养护水平。

5. 强化风险防控,守住土壤安全底线一是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年度28个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采样调查和农用地分类管理。二是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先后将开展调查的6幅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负面清单,有序推进中船绿洲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修复。三是严格做好固废危废监管。制定印发《雨花台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分不同行业组织召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隐患及贮存规范化管理专项检查,制定减存量计划,定期调度督促企业落实。四是深入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整治。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大事故教训,开展重点产废行业企业全面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废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508家、一般工业企业179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问题20个、违规堆存场所2个、取土坑矿山宕口1个,行政处罚企业8家、移交公安案件1起,解决了一批固废危废环境隐患,切实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6. 关注环境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抓紧整改环保督察问题。目前,3次环保督察期间交办我区的129件信访主办件,完成整改127件,完成销号111件,16件正在审核。组织开展多轮回头看,坚决防止已整改问题反弹回潮。二是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执行 “双随机制度,持续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媒体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全年累计检查企业1800多家次,行政处罚立案236件,处罚决定额558.4万元,数额居全市第三、主城第一;查封环境污染生产设备12台(套),移送公安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1件。三是着力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全年共办理环境信访件3827件,所有信访投诉件全部及时分转、查办、回复、督办到位,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生态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生态环境仍处于爬坡过坎高负荷、高风险阶段,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环境质量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质量改善面临瓶颈。十三五以来,我区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2015—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升12.1个百分点,PM2.5实现四连降,但2019年以来PM2.5降幅逐渐收窄,累计均值相对偏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入平台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形势严峻。

2. 水环境质量达标尚不稳定。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不高,7个市考断面中板桥河雨花水务总站、工农河二十五路桥、南河拖板桥等断面不能实现全年稳定达标。已完成整治的板桥河上游、农花河支流柏家河等部分河道水质偶尔出现反复。

3. 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仍然存在。长江岸线局部还存在砂场码头扬尘、固废违规存放等问题。一些城中村、小工业园区成为非法收集、处置社会源危险废物的多发区域,危险废物非法处置事件仍有发生。随着梅钢等污染类企业停产、搬迁,遗留地块数量多、面积大、污染类型复杂,土壤污染管控和治理修复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4. 环境投诉老大难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夜间施工噪声和餐饮油烟扰民两个方面。2019年我区调(tiáo)处环境信访投诉共3827件,其中夜间施工噪声投诉2690件次,占投诉总量的70.3%,同比增加24%,餐饮油烟投诉490件,同比增长57%

5. 环境监管能力仍显不足。街道综合执法大队专业人才缺乏,且没有正式执法权,仅能完成一般污染巡查管理,导致出现一些环境污染现象不能及时快速处理。不少社区未设置专职环保员,网格化兜底建设不到位,一线前沿哨所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四、2020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 坚持更高标准,全面抓好长江大保护。一是抓整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梅钢气味扰民”“部分入江支流劣类问题等未完成整改或销号的问题,加大推进协调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整改和销号工作。二是治排口。按照查、测、溯、治的步骤,在去年完成沿江疑似排口排查、监测的基础上,对长江和秦淮河雨花段确定的排污口排查建档,形成一口一策三是回头看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强化执法倒逼,加强长效监管,推动沿江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和关停搬迁。

2. 坚持更强举措,全力打赢治气攻坚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大气点位长制,压实各级责任,实施挂图作战,对发现问题狠抓落实,建立严格的销号管理制度。二是狠抓重点区域管控。落实重点管控区域最严管控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实行工业、机动车、工地、道路、餐饮等各类污染源实施清单化管理,细化落实责任到点到人。三是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坚持减排是硬道理的工作理念,今年围绕重点行业、企业,实施14个工程减排项目,主要包括不达标工业炉窑整治、汽修、印刷行业VOCs治理、建材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等;加快同仁堂、二发厂搬迁等结构减排项目进程;同时,加大移动源污染防治、道路保洁、工地扬尘防控、油气回收治理等大气污染关键环节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全力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四是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巩固餐饮油烟治理成果,年底实现全区100平方米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油烟净化器和在线监控系统同步全覆盖,全力压减油烟排放总量,有效解决餐饮油烟扰民问题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进一步分析我区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同时,科学用好全区大气污染源监测信息化手段,精准高效定位污染源,及时发现问题,推动问题整改。

3. 坚持更大力度,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开展市考不达标断面整治。巩固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成果,狠抓入江支流水质提升,加快推进工农河、板桥河、江宁河入江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房建设,强化水环境监测预警,坚决啃下部分市考断面达标不稳定的硬骨头二是治理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继续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同时,对已完成达标排放的30家工业企业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三是巩固提升河道治理成效。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强化水面保洁、绿化景观、水环境设施、水质监测、排口监管等长效管养,防止已整治河道水质反复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施农花河流域宁南片区等68个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工程,完成城南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主通道建设,确保污水全区纳管进厂处理。

4. 坚持更严要求,夯实环境安全基础。一是严格土壤、危废监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及固废危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执法,持续推进减存量、控风险工作,全面提升全区危废管理化水平。6月底前完成28个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详查,有序推进中船绿洲老厂区地块土壤修复工作,加强企业遗留危废监管处置,防范新增污染,确保环境安全。二是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今年,根据全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部署安排,抓紧谋划构建全程覆盖、高效运转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加快提升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水平。抓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维护管养,加紧推进永久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处理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确保资源化利用率达到省、市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三是聚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聚焦环保交办问题、突出环境问题、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交办等环境问题整改,大力推进长江岸线经营性码头转型升级和不达标入江河道整治及长效管理。围绕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问题,强化日常环境监管,深入开展清废行动、绿盾保护、固废危废等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四是增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环境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华润热电、中电十四所等重点环境风险源单位定期督查,指导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以上报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