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

作者:时间:2023-05-31点击:10

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工作情况的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

202353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本院向本次会议报告2020年以来本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20年以来,本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学习贯彻2022年颁布实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最高检关于加大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的要求,坚持严厉打击、追赃挽损、诉源治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干警先后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全省政法先进典型、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等十余项荣誉,调研成果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起案件获评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追赃挽损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坚持“严字当头”,不断强化打击力度,提升办案质效。2020年以来,本院共受理审查逮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860人,批准逮捕2948人;受理审查起诉116258人,提起公诉90211人。2020年至2022年,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数分别为2165人、4774人、48119人,件数和人数均逐年增长。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特点表现为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一是犯罪手段迭代升级、欺骗性强。传统的杀猪盘、刷单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仍是常见犯罪形态,但随着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的发展,直播打赏诈骗、微商诈骗、利用迷信诈骗等新类型诈骗花样繁多,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如以朱楠楠、姚瑞英为首的诈骗犯罪集团,以微商代理为名,招募大量1822岁的待业青年加入其中,通过虚假化妆品促销手段实施诈骗,涉案人员达50余人,犯罪金额累计600余万元,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是作案组织公司化、集团化趋势明显。审查起诉的案件中,以公司名义或犯罪集团等形式实施的有39180人,占比33.6%69.7%。如宣鹏等18人诈骗案和张彭等9人诈骗案,犯罪分子为实施诈骗成立网络公司、设置微信商城、制定统一话术、组织集中培训,利用探探、微信等交友软件虚构女性身份,欺骗男性被害人购买情趣用品实施诈骗。再如李子豪等17人诈骗案,犯罪分子根据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前端业务员、后端销售经理、后台技术人员,形成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三是利用平台诈骗增多、危害深远。犯罪分子利用本区上市公司APP及平台数据,制定与平台功能高度相近的诈骗模式,个性化、精准化实施诈骗,造成APP用户投诉增多、追赃挽损难度增大、民营企业形象受损。如系列利用运满满平台实施诈骗案中,犯罪分子冒充货主或司机,发布虚假订单,以支付定金、运费、信息费等名目,诱骗被害人绕过平台支付钱款。又如陆兰森等9人诈骗案中,诈骗团伙利用美团、京东平台上的商铺,向被害人发布购买商品的链接,诱骗被害人付款后拒不发货,从而实施诈骗。四是黑灰产业滋生蔓延、态势严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伴随着信息贩卖、“两卡”供给、赃款转移三类黑灰产业。职业“卡贩”“号商”“菜农”层出不穷,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现象猖獗,“车手”等专职跑分团伙屡禁不止,上下游黑灰产业逐步形成,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2020年以来,本院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前端涉个人信息、后端涉案赃款转移相关联犯罪的惩治力度,另提起公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4567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934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100212人,坚决杜绝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输血供粮”。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协作配合,精准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将跨境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贷诈骗等社会影响恶劣的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作为打击重点,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为依托,签订《关于健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的工作办法》等工作机制,百分百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及时、全面固定涉案证据。针对办案中的疑难共性问题,主动与法院进行会商,统一司法标准,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如在办理公安部交办的徐静等17人诈骗、偷越国(边)境案件中,本院从犯意联络、客观行为、组织架构、利益分配等方面与公安机关进行4次通案,充分固定证据,依法追诉龚航等人偷越国(边)境罪。本案提起公诉后,指控事实全部得到法院判决认可,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且未提出上诉。

(二)积极运用新技术,提升专业化办案水平

电信网络诈骗是典型的“非接触式”犯罪,行为人隐匿真实身份、销毁作案工具、清空聊天记录,诈骗与“反诈”对抗不断升级。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本院组建“反电诈”专业化办案团队,及时转变理念,建立以客观证据为核心的证明体系,定期研判典型案例,提升专业化办案水平。办理江苏省首例利用“声纹鉴定”破获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规范公安机关声音样本和检材的提取、采集、送检程序,通过勘验电子数据、梳理资金流水,串并联国内多省20余起案件。针对疫情期间发生的小额多笔诈骗案件,引导公安机关使用“证易通远程询问系统”对100余名被害人、证人线上取证,通过数据加密、同步录像、远程签名等功能,确保证据合法有效,大幅降低司法成本,提升办案效率。

(三)全力追赃挽损,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

坚持将追赃挽损与依法追诉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创新引入线上退赃方案,通过大数据赋能追赃挽损。2020年以来,累计为被害人挽回损失400余万元,相关工作经验被《检察日报》推广。如王文海诈骗案,涉及1300余名被害司机,单笔诈骗金额50300元,退赃难度大。检警双方与网络服务平台达成先行赔付机制,设置专项补偿金,与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款形成互补,尽力挽回被害人损失。采用线上退赃方式,通过大数据全程动态监督退赃进度,全案向1203名司机共退赔166843元,退赃人数比例达88.7%,退赃金额比例达86.3%,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追赃挽损典型案例。

(四)加强以案释法,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注重结合检察听证,提升社会公众的网络法治意识。全院三分之一以上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政法网格员,积极参与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通过动漫画、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以案释法、政策法规宣讲等宣传活动,构建反电诈全媒体宣传矩阵。针对老年群体、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防范意识较弱的人群,抓住节假日、毕业季等特殊节点,联合其他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街道社区共同开展防诈普法宣传,相关活动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检察官、最高检抖音号等媒体报道宣传,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本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办案中仍然存在取证难、突破难、审查认定难等短板,案件办理质效与社会需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取证、定罪、追赃难度较大。电信网络诈骗涉案地域广、涉及人员多,管辖归属复杂。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使用虚拟身份、借用他人账户、运用变声设备,导致真实身份难以追踪。司法实务界对于诈骗共犯、帮信、掩隐的定性区分存在分歧,部分案件定罪争议较大。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被用于转账、洗钱,金融监管陷入盲区,赃款追查手段滞后。如本区某大型科技企业员工被电信网络诈骗700余万元,该案已查获的均为提供银行卡、转移诈骗款的“供卡人”,而诈骗犯罪主谋仍在境外,赃款去向不明。

二是“全链条”打击效果尚未显现。对于跨地域特别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的多是外围、下游、边缘犯罪分子,首要分子、骨干成员等核心层往往隐蔽较深,难以被打全打深打透。部分办案人员存在畏难心理,对银行账户的穿透式审查、运用新技术审查证据的本领有待提升,法律监督意识不强,借助大数据发掘监督线索的能力不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偏向个案式办理,对涉及的整个黑灰产业链摧毁力度不大。

三是推进诉源治理仍有可为。对案件反向审视和类案分析不够,提出解决深层次问题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较少。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宣传落实、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等仍有进步空间。与银行、电信、网信办等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证据保存、数据互联的壁垒仍然存在,诉源治理端口还需前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本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本次专题审议为契机,积极全面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更加主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提振打击信心、提升治理水平,确保治理效果。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依法精准打击犯罪。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充分履职尽责,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探索公益诉讼。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同时,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注重分层分类处理,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二是密切沟通协作,合力挤压犯罪空间。会同公安、法院,不断完善和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建立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规律和特点的证据规范,进一步解决辖区内案件侦查取证难、司法认定难的问题。与银行等单位建立快速止付冻结、涉诈银行账户风险监测机制,联合电信运营商关闭虚拟号,开展涉诈电话拦截、高危号卡清理等专项行动,大力清理诈骗作案工具,依法彻查追缴涉案资金,最大限度减轻和弥补被骗群众的财产损失。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积极响应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高度关注“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将广泛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骗意识与反诈能力。更加重视数据赋能,强化大数据思维,加强数据集成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打击治理死角盲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加强对涉诈人员管理,全面落实出境管控措施。积极运用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第三方网络平台、银行、电信运营商落实账户实名制、失信人员金融通信惩戒措施、垃圾短信拦截清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关系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为深入推进平安雨花、法治雨花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雨花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