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检察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开展代表网议的情况说明

作者:时间:2023-05-31点击:10

关于对区检察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开展代表网议的情况说明

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02353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2023年代表网议工作安排,4月以来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在“雨花人大”APP对区检察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进行了在线审议。截止目前,共89名代表参与网议,收到建议138条,现将汇总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代表们指出,2022年,区检察院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在积极预防的基础上,严厉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为保障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平稳发展,建设平安雨花、法治雨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呈现犯罪手段多样化、集团作案组织化、作案技术科技化、作案手段隐蔽化、社会危害剧烈化等特点,造成防范难、打击难、追赃难、治理难,人民群众对此类犯罪反响强烈、深恶痛绝。

40名代表认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社会治安稳定和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议依法从严惩处,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4名代表建议全链条纵深打击涉诈犯罪生态系统,严打高压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坚持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坚决遏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6名代表建议从快处置,及时发现和追查涉案赃款、赃物,最大限度地挽回受害群众的损失。

有代表建议进一步强化法律支撑,为实现全链条打击、一体化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代表们指出,加强群众的知识普及,增强防护意识,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首要措施。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群众反诈知晓率,引导群众不断提高反诈意识。

55名代表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普及反诈知识,提升群众防范能力。联系协调各大通信运营商做好宣传警示工作,多频次发送防诈短信;用好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发布反诈公众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微博、抖音小视频等多形式开展防范宣传;横向联动公安、法院,上下联动街道、社区共同开展防诈宣传,多方位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

11名代表建议以案释法、以案说案,及时推送动态发案案例,剖析犯罪手法特点,发布犯罪动向,群众了解常见电信诈骗的方法、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一旦被骗应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报案渠道等。

8名代表提议结合全区受骗人群和地域特性,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宣传举措。关注老年人、学生等重点人群,尤其是高龄老人,采用入户宣传、视频案例等直观方式进行科普,守护好他们的养老钱。

有代表建议在社区、企业、高校等建立反诈宣防志愿者队伍,张贴防诈海报,入户宣传,营造全社会反诈良好氛围。

三、加强源头治理,完善协同机制。代表们指出,区检察院积极作为,有力维护了网络电信安全,但打击网络还不够完善,群众依旧经常接到通知中奖、产品推销、冒充领导等实施诈骗的骚扰信息和电话,建议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坚决堵塞漏洞。

6名代表建议完善由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统筹力量资源,形成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打击治理体系,提升打击效能。

5名代表建议加强金融行业监管,及时发现、管控新型洗钱通道;加强电信行业监管,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健全行业安全评估和准入制度。

3名代表建议电信部门对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通过屏蔽等技术手段切断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诈骗信息。建议金融部门加强对异常银行账户监管,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行资源共享。建议互联网平台对域外网站设置多重防火墙。

3名代表建议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行为的打击和治理力度,对泄露、非法买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人,依法从严惩处。积极探索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治理领域建立办案联动机制,加强网络源头治理和综合保护。

2名代表建议关闭虚拟号、非实名制号、国际网络电话等,关闭网络借款平台,取消信用借贷,严格借款申批程序,借款必须实行线下实名签字办理。

有代表提出各网络平台要提供举报途径,设立举报通道。

四、构建严密防范体系,筑牢安全防线。代表们指出,区检察院积极探索科技办案,创新利用“声音同一性鉴定技术”破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给予表彰和推广。但杜绝电信网络诈骗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网络安全科技,努力实现对各类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4名代表建议以网治网,强化技术反制,加强对黑客的打击,提高对涉诈网站、APP及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的处置能力,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防范效率。

3名代表建议强化预警劝阻,做好国家反诈APP推广应用,不断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能力,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众,采取劝阻措施。

2名代表建议充分发挥区内雨花软件创新企业的科技优势,科技保障“安全雨花”,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严密防范。

    有代表提出可以使用人声纹理特征识别新技术提升对诈骗人员的辨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