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作者:时间:2024-04-01点击:12

雨花台区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

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安排,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环境质量状况

2023年,雨花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纵深推进治污攻坚,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持续推进环境改善,坚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年环境质量比2022年有了明显提高。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全区PM2.5浓度均值26.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83.3%,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国考、省考、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未发生源发性环境安全事件。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3年,市委、市政府与区委、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涉及41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

(一)以构建生态大格局为主线,统筹推进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一是健全高位协调机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生态工作,持续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围绕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强化督办机制,统筹推进问题整改。11月,召开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共召开生态环境工作会议40次,批示27次,深入现场巡查调研19次。二是完善污染防治体系。召开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河长制工作会议,区委主要领导与17个部门和8个街道(园区)主要领导分别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下发《雨花台区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明确了41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三是环境创建成果全面开花。雨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并荣获多项表彰和荣誉称号:区攻坚办连续五年被省攻坚办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守护雨花美丽家园》被评为“十大好短视频奖”,被国家、省、市、区共12家媒体和平台转发;区城管局拍摄的“桶长变型记”、创作的垃圾分类平面宣传海报,分别荣获南京市垃分办“绿叶杯”新媒体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区农业农村局的违法捕捞案件被中国渔政官方公众号刊载为典型案例,林长制工作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林长制督查激励通报表彰,圣戈班C4地块口袋公园获南京市“群众最喜爱的口袋公园”称号,南京市雨花台区根深种子经营部被评为2023年度南京市农药经营“五有五好”星级门店。

(二)以减污降碳为关键,全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全面落实碳达峰行动,根据市级方案,结合雨花实际,制定全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持续开展“两高”项目整治,落实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专班推进梅钢片区转型发展,制定“一街一册”问题清单,挂牌督办,逐一销号,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先后关停5家黑烤漆房、70余家小散乱涉气企业,推动相关企业对167台低效能油烟净化器与12个老旧烤漆房进行更换,对10余套活性炭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全年建成绿道6公里、口袋公园2个,绿地率达46.0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12%;完成湿地修复任务30亩;全年新增造林5.6亩、封山育林500余亩、四旁零星植树和珍贵彩色树种2万余株,林木蓄积量达31%三是深入实施绿色发展。优化城乡建设空间,持续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配合市建委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运行相关工作,雨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共计处理拆迁垃圾23.7万吨,再生混凝土骨料24.4万吨。全面启动雨花台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雨花台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领导小组,编制完成《南京市雨花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并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

(三)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着力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锚定目标,蓝天保卫成效显著。一是高度重视,提前部署谋划。2023年开年,区政府组织召开全区大气首月攻坚会,部署全年攻坚行动和治气目标,在全市率先印发《雨花台区2023年度大气“首月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雨花台区2023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首季争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首季争优”赢取全年主动。二是靶向发力,推动精细治理。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对全区范围内的工地实施红黑榜制度,先后有83家工地被列入区级黑榜14家工地被列入市级黑榜,现均已完成深度整治,控尘成效被市攻坚办通报表扬。进一步扩展道路深度保洁范围,国控点周边12条道路实施深度保洁保湿,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经验交流会上,及时调度、快速响应的道路保洁机制成为各区学习的典型。三是突出重点,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友好减排,加快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全负荷脱硝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4#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工作,3#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工作正在推进。加强VOCs全过程管理,在全市率先对4VOCs源头替代示范企业,给予夏季臭氧污染应对停限产豁免政策,得到省政府及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肯定,VOCs整治等治气先进做法,先后被中国环境报、江苏电视台等13家媒体进行广泛报道。

2.系统治理,碧水保优稳中向好。一是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通过增殖放流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全年开展较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2次,引导社会放流11次,累计放流各类鱼苗1052万尾。2023年长江岸线联合检查50余次,水上巡航33次,开展市场餐饮、渔具店等联合检查11次。充分发挥长江大保护雨花综合执法中心作用,强化滨江岸线生态环境整治,持续改善雨花台区长江岸线环境质量,先后检查企业1232家次,关停散乱污企业84家,整改问题902个。二是实施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成西寇片区水系改造及提升工程、梅苑新村河道景观水质提升项目、向阳雅居塘水质提升景观修复等3项河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推进板桥新城收储用地工农河北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工农河、路线河、江宁河(雨花段)3条河道被评为省级幸福河湖。是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下达我区的234个长江入河排污口、32个秦淮新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整治完成率100%。在全市率先制定下发《雨花台区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工作方案》,持续巩固排污口整治成效。完成主要河湖入河排污口三级排查任务,确定河湖排污口清单,共排查出128个排污口,全部按照查、测、溯、治工作要求完成采样监测,整治完成率100%是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实施污水系统管网排查专项整治,完成工农泵站片区雨污混接整改、一号沟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等2个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工程。完成年度沿江片区(扬子江大道两侧)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中兴路污水泵站—凤汇大道污水管道建设工程、城东污水收集系统(雨花台区赛虹桥等街道)管网修复整改工程、城南系统污水管网修复整改工程(古雄街道片区、西善桥岱山片区)共16.7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3.多管齐下,净土防御有序有效一是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在全市率先完成高风险遗留地块排查,共排查高风险遗留地块19个,并按要求落实土壤调查和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建设项目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审核控详1个、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个、重点建设项目8个。完成原自行车厂污染地块修复,修复污染土壤3万余方。二是扎实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通过粪污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7%。落实废旧农膜回收实施主体单位并制定实施方案,已回收3.96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1.5吨,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0.5吨。三是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强力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分别减少1.8%1.5%的年度任务,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300吨,有效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4.防范风险,坚决筑牢生态屏障。一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制定下发《雨花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成5个无废项目建设。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在板桥街道三山社区举办宣传活动,签订五方共建协议,着力打造全省首个“无废社区”。建成全省第一个废铁质油桶高炉冶炼协同利用处置项目,全市第一个通沟污泥利用处置项目,2家企业分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领军企业。创建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12个,依托297个居民小区交投点、8个资源回收站、2座区级分拣中心,全面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区厨余垃圾收运量25880吨,餐厨垃圾收运量2393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154190吨(含社会化废品回收站,其中低价值81853吨),回收利用率达51.9%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全区清除面积2900.6亩。推进全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已完成松病死树清理9402株、注干防治8561株,及时对已清除区域开展回头看,努力实现“全区无疫情”目标。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已掌握农业外来入侵植物145个、病虫害42个和水生动物10个,明确基本情况,完成数据审核和质量核查工作。三是保障核与辐射安全。开展跟踪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辐射利用企业79家次,发现隐患问题138个,均已完成整改。组织56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核与辐射安全宣传培训,明确核与辐射安全管理要求,有效保障辖区内核与辐射安全。四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治本攻坚”,先后组织开展22轮次安全大检查,建立问题隐患“一企一单”“一企一策”,签订限期整改承诺书。健全完善安全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合,对全区重点环保设施、消防安全和实验室加大检查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废弃危化品和重点环保设施的安全管理。全年共检查企业978家次,发现问题线索216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并依托“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金陵安全联检系统”“181平台”“固废专项整治模块”等对产废企业实施信息化监管。五是健全环境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完成36家企业应急预案编修备案,完成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开展雨花台区氯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全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完成秦淮新河、工农河、江宁河、板桥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一河一策一图”。

(四)以助企服务为依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效能。以污染过程应对、环境安全生产巡查等专项行动为载体,瞄准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充分运用人防+技防全方位监管,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开展专项执法帮扶,今年共出动5726人次,帮扶企业2863家次,共发现问题523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区93家排污单位用电监控联网及12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备安装联网目标任务,不断强化非现场执法能力,通过非现场监管精准执法。二是帮扶企业合规生产。以雨花台区合规教育中心为依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常态机制,通过开展“十分钟普法小课堂”“以案释法”等系列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主动服务企业。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今年以来,依据《行政处罚法》不予处罚决定案件3件,从轻处罚案件4件。探索开展以劳代赔新模式,在提升企业保护环境责任意识的同时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启动省内首例噪声超标损害赔偿,全年共启动损害赔偿案54件,其中,4件经调查认为损害影响轻微,终止索赔;16件已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索赔程序,正在索赔磋商中;34件已签订赔偿协议,25件赔偿义务已履行完毕,以长江“净滩行动”等公益保洁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以劳代赔”履行完毕的有18件。

(五)以提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为目标,大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改

一是严格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我区涉及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件25件,已完成整改24件,其中,通过市级销号23件。建立健全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已完成整改的问题未出现反弹、回潮。二是高质量完成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对已完成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目前未发现反弹回潮现象。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涉及我区1个(建宁撇洪沟水体黑臭),已完成整改并通过省、市级销号。三是深化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加强餐饮服务单位事前指导,对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经营者签订《南京市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承诺书》1346份。邀请餐饮协会专家,每周开展餐饮行业专项联合检查,全年累计规范整治餐饮服务单位470家,新(换)高效油烟净化器167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四是及时高效受理信访投诉。深化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应用,2023年,我区共接交办环境问题线索3304件,已办结3259件,办结率98.6%,办结率排名全市前列;重复投诉率由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的3%,满意率综合评价位居全市前列。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信访投诉按期办结率100%,答复率100%,满意率达90%以上,未发生因环境信访处置不当而导致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存在问题

2023年,我区生态环境工作尽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治水治气攻坚成效仍需提升。2023年我区PM2.5指标同比恶化6.5%,且未达全年目标,在全市各区重点区域1公里范围内,我区工地数量最多,周边居民多、车流量大、环境复杂,管控难度大。水质方面虽能稳定达标,但部分建成区水体水质仍有反复现象。

2.突出问题整改力度仍需加强。第二轮央督交办件中大胜关公司关停转型问题将成为国家、省、市重点督查对象,相关整改工作需进一步加快。长江经济带披露问题虽已完成整改,但部分片区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尚未根治,水环境失稳风险仍然存在。

3.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仍需加快。受产业结构影响,我区煤炭型能源结构特征明显,梅钢总产值占工业总量的65%,煤炭消费总量约532.4万吨,煤炭消耗总量偏大,污染排放强度较高,客观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优服务、更强监管、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坚决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向发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雨花。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强化精准治污。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内化、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强大动力。一是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省、市、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针政策,持续开展“两高”项目整治,关停“小散污”企业,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启动雨花台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雨花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争取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接续开展2025年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实施污染物控制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工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VOCs治理专项行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工作,依托智慧平台,全面打造非现场监管,优化生态环境数据汇聚治理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企业能力,确保PM2.5等指标保持主城区前列。三是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针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市考断面,做好水质预警监测,重点加强周边污染源排查,强化日常监管,定期通报水环境突出问题,督促问题整改。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严格建设项目准入,加强滨江岸线开发管理四是持续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治理能力匹配化,构建互联网+信用+监管的监管体系,形成全过程闭环式固废监管网络体系;继续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二)继续推广科学治污。充分发挥智慧平台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污染物控制精细化管理,全面打造非现场监管+精准执法,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VOCs治理专项行动、智慧工地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工作,优化生态环境数据汇聚治理机制,提升雨花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能力和监管水平,提高执法效能。

(三)坚持强化依法治污。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雨花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制定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部门职责;持续通过签订责任书,再次压紧压实攻坚战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形成攻坚合力,推进各项年度任务落实。二是强化监管能力提升。落实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查办机制和举报线索共享机制,规范适用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移送、受理、立案标准,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严格落实各街道(园区)综合执法队伍生态环境执法职责,充分利用配备的环境监测、执法设备等,全面提升基层执法工作效率。三是强化环境问题整改。对重复投诉等环境信访问题不定期开展全面摸排,通过专人审核、回访督查、通报约谈等机制,及时掌握问题整改动态,定期分析焦点问题,提前做好矛盾化解,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