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 职 报 告---​区科技局局长 程道伟

作者:时间:2017-09-28点击:30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和要求,我把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2014年任科技局局长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大力支持下,我始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履职尽责,组织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为我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地努力。
  一、依法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能力情况
  (一)强化内功,用心履职,细耕岗位“责任田”。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学习时事政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并督促全局人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带领大家争做知法、懂法、守法、执法的公务人员。二是筑牢思想防线,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牵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任务,带头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履职。三是注重统筹兼顾,强化自身建设。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各项工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四是严格管理,培育队伍。以打造阳光部门和高效部门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系统工作效能。注重主动关心帮助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干部培养使用。2014年以来,交流使用副处级干部3名,选拔任用正科级干部3名、副科级干部2名。
  (二)紧盯目标,真抓实干,打好创新“组合拳”。
  一是加强领导、厘清思路。成立区级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听民意、汇企智”,“想办法、解难题”;不断强化“店小二”意识,主动做好“引导员、宣传员、服务员”,确保将工作重心沉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后端;紧抓改革重点任务,坚持把“痛点、难点、重点”问题作为切入口,为创新驱动打造灵敏“主控器”。二是聚焦要素、链条驱动。紧紧围绕“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管理”等创新资源要素,不断在机制体制上“解关卡”、“开绿灯”;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吸引链、科技企业培育链、科技金融创新链、科技创新服务链和科技成果转化链建设,带动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为创新驱动提供充沛“动力源”。三是加强服务、注重融合。不断加大政策和经费扶持力度,大力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积极引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推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档升级;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推广,密切国内外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中国信通院(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前沿科技高端研发载体落地,争取为雨花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高效“催化剂”。四是落实落地、严格考核。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充分宣传落实省市区创新政策,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财税、金融、教育等配套政策;结合考核评价工作,不断加强街道、园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帮扶基层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为创新驱动添加持久“养护液”。
  (三)夯实基础,对标高位,筑牢发展“压舱石”。
  通过全区科技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科技局连续四年圆满完成各级考核任务,并实现了一点“小目标”。一是高新技术培育成效明显加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5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34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20家;累计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和平台97家,其中500强高端研发机构7家、世界软件500强(国内软件百强)企业24家,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设率达100%;累计投入各级经费14530万元,用于支持200余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二是双创工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努力培育60余人成功入选“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南京人才计划”等各类人才项目;兑现各类贴息、税差、创新券等奖补资金1250余万元;引培30家孵化器和21家众创空间,总面积逾93万平方米,落实各项绩效评价考核奖励共计485万元;重点打造的“天溯互联网+创新中心”已成为雨花优质科技企业加速器示范园区;雨花台区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连续2年获得国家级孵化器A类考评优秀,跻身全国百强行列;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累计审批科技贷款额度13亿余元,特别是今年创建“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南京分中心”以来,借助平台优势,融资对接率达到92%、成功率达到76%。三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果显著。制定出台《雨花台区专利奖励及补助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累计完成专利申请 20509件、授权 506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144件;调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500余件,结案率达90%以上;贯标企业总数20家,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示范企业20家。四是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断加快。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2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57项,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20余项;紧抓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契机,已成功签约14项,签约金额共计5000万元。五是防震减灾应急能力快速加强。争取省、市地震局各项补助资金近30万元、区级防震减灾活动资金近100万元,创建街道、社区地震灾情速报网络,新建3个应急避难场所和1处市级地震宏观监测点,创建国家级地震科普安全示范社区2家、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6家、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4家,确保中小学防震减灾演练率达到100%。六是全面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科技局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省科技创新型试点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和“众创集聚区”;西善桥等3个街道成功创建市科技创新型街道,创建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二、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情况
  一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对科技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我本人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各位领导和人大代表的关心帮助下,全区科技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而我本人也能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相关决议和决定,并自觉接受监督,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能够积极响应、妥善办理、及时反馈并狠抓落实。对区人代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科技部门的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确保了各项目标得以全面完成。今年,我局还接受了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发区代表团的代表们对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专项督查,人大代表们对此项工作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对我也是对科技局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三、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和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情况
  近年来,我局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件,为2016年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王伟忠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雨花众创品牌”的建议,在答复办理的过程中,我组织我局相关工作人员与软件谷科才局一道开展了深入调查,经过多次研究,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如何激发众创空间活力、加速资本项目对接、营造创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谋划,同时做好协调和落实工作。
  2015年,接到区人大常委会第3号审议意见书“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软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做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结合工作职能,在科技人才引进、产业融合、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落实方案并被区政府采纳。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过去的几年,我在科技局局长的工作岗位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关键科创要素供给不足、优质孵化空间建设不够、科技投入长效机制不强”等问题。但是,我有信心、有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团结带领全体科技干部职工,改进作风、勤政务实,开拓进取、抓主抓重,重点实施好“一深化二突破三加强四提升”计划,为全区创新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精神,不断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信息化服务网络,确保“省40条”、“市36条”等政策落地落实;探索搭建“雨花科技金融超市”,同步研发“科技企业征信评估大数据系统”,努力创建雨花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
  二是聚焦两个工作热点,实现科技创新突破。认真落实“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目标任务,进一步引导激励更多被“雪藏”的优质科技成果加速向市场转移,带动雨花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取得明显突破;全面实施《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争创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和集聚区,带动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加强三项重点工作,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竭力挖掘高企后备队伍,加快实施“小升高”计划;强化科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扶持博士生、留学归国和科研院所人才创业团队;加大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通信研发、人工智能、新型材料、体感游戏等专业型众创空间,努力培育一批“互联网+”型“小巨人”企业。
  四是提升四种核心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坚持“移大树”与“育小苗”同向发力,做到“抓大不放小”;着力提升创新平台集聚能力,争取在软件大道区域新增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6家;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启动重点企业专利导航工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机构联盟、行业协会创建和国家级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和科创环境建设,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及时兑现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交流合作,助推企业扬帆远航。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批评指正。